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

第两百四十八章 兵法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项兵法考试,其实只是个额外加试,可以算是一个加分项,但是不是必考项。

想在普通的草莽里得到一些会兵法的人才还是很难的。

类似于韩信,霍去病这样的人可能对于古人的兵法并不迷信。

甚至觉得打仗嘛,就那么回事,懂的都懂,不懂也不用说,看什么书啊!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有一个兵法作为参考指南还是很有用的,这样的人永远是人才。

虽然平时生活中,百姓们无论是打猎还是种田,都可以学习到很多智慧,这些道理,在打仗上都是通用的。

但是这些原始的计谋是不系统的,时灵时不灵的,肚子里有货说不定也倒不出来的。

而前人的兵法,则帮助他们总结好了这些,对于自己没智慧的可以学到打仗的计谋。

本事有智慧的也可以得到提炼。

而兵法更重要的不仅仅是计谋,还有兵马的调度,各种令号,以及对士兵的训练方法。

像后人伪托姜太公之名的《六韬》就是操作多一些,里面介绍了各种军队类型,和令号,以及用法。

《孙子兵法》则是一种军事思想,甚至不仅仅是只能用于军事上的思想。

就像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智慧可以用到打仗上,而军营的智慧也可以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于像《纪效新书》这样的则有很多的如何训练士兵的方法。

所以兵法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很重要。

而董良很显然是不属于像韩信和霍去病那样的天神级别的选手。

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习。

索性面对乱世的压力,董良前期有刘备,关羽耳提面命。

后期又跟着徐庶和诸葛亮学习。

算得上名师出高徒,虽然董良现在还不是很高,但是面前的这一份武举的考卷完全难不倒他。

这份试卷出的还是非常有水平的,是诸葛亮亲自操刀。

为了适应这各地莽汉们不一样的文化水平。

先是让他们自愿报名参加兵法的笔试。

当然也有想浑水摸鱼的,不过报名的条件是先在登记处背诵两句不管是什么的兵法,背的出来就可以报名。

这样筛选一下,把那些完全什么都不会的筛掉,别来浪费大家的精力,你举石锁举的好,照样有个光明的未来。

然后这些考生面对的是诸葛亮由浅及深的试卷。

从最简单的兵法默写,解释翻译。

到中等的小规模作战中兵法的应用,诸葛亮还特意选了入豫章打的局部战争改成了案例。

还有大难度的大战役分析,正好把官渡之战作为背景材料。

再多的有战略分析,以及军事思想漫谈。

总之诸葛亮是打定主意好好摸一摸这些考生的底子。

只要是在兵法的造诣上不超过诸葛亮,到底这个人什么水平基本上可以被诸葛亮测个七七八八。

而这些问题,对于董良来说简直是作弊。

反而是兵法默写怕写出来错别字。

至于小战役分析,那都是亲眼所见的,大战役官渡的分析,早被后来的风流人物分析的都烂了,董良随便捡一点写上都是高分。

战略和军事思想就吹吹牛侃侃大山,这专业太对口了。

董良写着写着,被关羽打击的自信又回来了,感觉身上的淤青都不疼了。

倚马千言,下笔如有神。

很快啊!

很快,所有的问题都答完了。

董良志高意满的放下狼毫笔!

等待卷子晾干,然后第一个上去交卷,惊艳所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