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束。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结束。这场动乱还要持续不少时间呢。

外面的叛军终究还是失去了机会。

四面八方趟着水涌过来的士兵把他们挡住了。

巡逻兵的数量远超于他们。

当然,这些巡逻兵并不是这些叛兵的对手。

叛兵的来源,都是各家宗亲选出来的精锐部曲,本来就天天好吃好喝的养着,训练有素,比这这普通的巡逻士兵强壮数倍。

再加上这装备也不一样,叛兵们身上的装备都是宗亲们家里珍藏的好武器,而巡逻的士兵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武器,都是战场上淘汰的货色。

两边就乱哄哄的打了起来,但其实只是巡逻兵用生命在迟滞叛兵的脚步。

这也是因为这些叛兵都是来自于各处,彼此之间没有默契,没有配合。

只有孙静派过来的几十个士兵,是因为在一起训练才能配合起来,不让敌人占到便宜。

而其他的兵又没有一个头人,又没有一个将军带领,自然只能和敌人搅打起来。

乱哄哄的打,自然突破不了他们的防线,杀不进去。

杀不过去,即便杀死再多的巡逻兵,也是徒劳无功的。

也许可以依靠孙静的几十个士兵为核心,组成军阵,迅速的将敌人杀穿。

但是离奇的是,这几十个精锐却没有想尽快击溃眼前的敌人的迹象。

不知为何,他们打起来也只是保全自己。尽量保持着和其他人的士兵同样的节奏。

这里的动静越闹越大,当然早早的就有人去通报孙河了。

孙河立刻跑到后面,将正在熟睡的孙权叫醒。

孙权闻言,也是惊了一头冷汗,赶紧将衣裳穿戴整齐。

随后命人送上来一套盔甲,将自己紧紧的裹住,就坐在房间里等待着。

又提醒中各处士兵加强警惕,将母亲保护好。

孙河想要出去平叛,却被孙权拉住不让他走,让孙河留在府中继续保护自己。

孙权既然这样要求,孙河也没有办法反对,自己不出去,便将府中精锐的部曲调出两百,命令他们立刻赶到战场上平叛。

两百名有组织有纪律真正的精锐小跑着往战场赶去,暴雨丝毫不能迟滞他们的步伐。

孙权就正襟危坐的坐在自己的房间之中,在晃动的灯光之下等待着消息传来。

一盏盏灯火被点燃,晃动的火焰像孙权的心一样紧张的在跳动。

而那些出征的士兵,不多时就已经来到了战场外沿。

迅速的将行军变为战斗队形。

稳步的让前方挡住道路的城防兵让开,自己等人,大步前进。

这些普通士兵在雨中狼狈的后撤逃窜,一时间让叛兵有些惊愕。

不过,当这些士兵分开露出身后的精锐部队时,双方对视一眼,就都明白了。

两边缓缓前进,都拿出自己的武器,严阵以待。

在这暴雨的黑夜,到处都是流水的街道,两百名如铁塔般的士兵整齐划一的前进,给予了叛兵难以想象的压力。

叛兵不敢再胡乱前冲,停在原地紧张的使个旗鼓,等着对面先攻。

他们不敢前进,孙权的精锐部曲却毫不顾忌。

孙权的布局,一来是父兄留下的遗产,都是百战精兵。亲兵中的亲兵,精锐中的精锐。

二来,又经过周瑜、周泰等将军的共同调教。

论据个人素质以及整体作战本领,比起眼前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敌军,要高的多。

他们一往无前的前进,稳定而又迅速的与敌军短兵相接。

得益于优良的装备和不错的身体素质叛兵一开始还能反抗一两招。

但是随着孙权的部曲,不停的前压,优势一点点的积累,好似大浪一样,一点点的扩大。

一个呼吸对砍几刀过后,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