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算总有疏漏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算总有疏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况这商议事情也是和那些大官进行商议那什么芝麻绿豆的边角官员自然也就没有说话的余地,只要乖乖的听从上面的吩咐也就完了。

但是孙静还是把他们全都叫来,哪怕是在外面淋着雨

。,等待着里面确凿的消息传来。

……

吴县县南不远处,一条无名河流的南岸停留了一队狼狈的骑兵。

这对骑兵之中一个年轻的,面无表情,心中忧郁的看着眼前奔腾的河水。

而另一个身材高大的却始终不缓不急,沉稳有静气。

正是孙皎和陈到。

这两日突遇大雨,减缓了骑兵前行的速度。本来就已经让孙皎心急如焚,害怕吴县产生变化,父兄处境危急。

孙皎怕自己赶不回去,不能和父兄同生共死,自己带的这些保护父兄的援兵也赶不上。

本来就已经十分着急了,可是没想到经过两场暴雨的侵袭,江东各处密布的水网如今都成了脱缰的蛟龙。

在孙皎面前的这一条,平日里不过只是一条无名河流,谁也不会将它放在眼里。

可是在今日,它却借着水势肆意的在孙皎面前耀武扬威。

暴雨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水量,水位暴涨,河水溢出河床,水面展宽了平时的三倍有余。

十分的湍急,滚滚浊流时不时的就带着上游冲下来的巨大树枝。

这样的河流,凭人力是难以度过的,即便是拉着马匹,也不能安然涉水。

只能靠着桥梁才能过去。

还是正因为水位暴涨,河流展宽,原来的拱桥居然已经被河流全部的淹没,藏于河水下面。

也是因为这处拱桥建造的地方比较的低洼平坦。这条河流平时不大,造的桥也不大。

虽然是江南拱桥,最高处高出水面丈余,可是,几个条件负面相加,也让河水淹没了桥梁。

如此一来,根本靠近不了这座桥梁,也很难的将它找到。

孙皎和陈到只能无奈的在河流南岸等待着洪流退去。

找一个高地,都能影影绰绰的看见吴县城墙的黑影。

父亲和兄长与孙皎近在咫尺,但眼前有一河之隔,却又如同远在天边。

孙皎着急,陈到却一点也不着急。

虽然眼前的情况与董良事先安排的有些出入,但是陈到已经充分理解了董良的意思,计划有些变化也是完全正常的。

世界上哪有什么算无遗策的人呢?董良是将想的是十分完美,陈到到了吴郡,无论是孙静是输是赢,都能进退有据,不会让孙权一家独大,能够制衡孙权,获得一个好控制的吴郡。

可是路上遇到了大雨,已经失期。陈到也觉得,吴县县城内一定是已经发生完动乱了。

当然,陈到心里这样想着,嘴巴上肯定不会这样说,还是一边在那里安慰孙皎,让他相信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按时赶到,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发生。

而如今,被河流阻断在这吴县县城的南边而无法入城,这就意味着,董良事先的安排基本上可以宣告破产了。

特意将陈到派过来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

但是,计划的破产并不意味着战略目的不能达到。

这也是陈到毫不担心的原因。

如果县城之中孙静胜利了,那么自然也符合董良的目标,成功的清理了孙权这绊脚石。

如果孙静失败了,甚至更惨一些,连性命都丢掉,那么这身边的孙皎,就可以完全的继承孙静的政治遗产,从今往后,死心塌地的跟着董良对抗孙权。

毕竟孙皎被董良一忽悠,早就感动涕零,心里早就向着董良了。如果孙静真的失败了,他又和孙权有了杀父之仇,就自然就可以成功起到制衡孙权的效果。

而孙静既然有信心对孙权发起叛乱,那说明孙静手中一定掌握了一笔不小的力量,即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