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八十五章 迁移治所

第三百八十五章 迁移治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所在的土地上迁走,他们绝对不同意。

可就在他们纠结起来一同制造舆论的时候,群众中第二个叛徒出现了。

张昭!

孙权死后,张昭和孙家就没有了什么瓜葛,他和孙静之间也就没有了什么恩怨和矛盾冲突的地方。

而偏偏的这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在除了孙权的问题上,在别的方面早早的就和孙静明里暗里的眉来眼去。

而这次,刘备进入吴郡也有他暗暗纵容自己的儿子张承跑到庐江郡送上降书的功劳。

他早早的就帮自己选择了队伍,刘备一来,他就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位置。

不要忘了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之中的地位,也不要忘了张昭和诸葛亮勉强算得上是亲家。

毕竟有诸葛瑾在这里放着,张昭在得知会稽郡被董良占领之后,就迅速的派出人手将在外面游学的诸葛瑾找了回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诸葛亮、诸葛瑾都不是那种喜欢搞一些人情关系,明里暗里结党的人。

但是张昭也并不需要他们的特殊照顾。

即便有许多人批评张昭这个人人品怎么样,对张超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唯一没有争议的一点就是张昭这个人确实有能力。

张昭不需要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美言什么,不需要他去帮自己。

只需要自己和诸葛瑾、诸葛亮的关系在这里放着,就自然而然的在刘备面前是自己人的身份。

这样的话,张昭其实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吴郡这么多人,除了孙静就是他和刘备的关系紧密了。

甚至说,孙静是主动投诚,是因为立功而得到刘备的重视,而自己就单纯的是因为和刘备算得上是沾亲带故了。

如此一来,张昭就已经领先了吴郡的许多士族了。

而且张昭相信自己的才华,只要有自己和刘备这层自己人的身份在这里,刘备愿意把张昭放入自己的袋子中。

那么张昭自然而然的就会脱颖而出。

而在此次刘备要求迁移治所的过程中,正是张昭和孙静挺身而出。

孙静在明打压所有反对的人,就在群情激奋的关键时候,张昭在暗趁机反水。

一明一暗,一内一外,一起联手打垮了反对势力。

选取了一些可以进行拿捏的,好好的将那些人收拾了一遍,杀鸡儆猴。

都是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制造舆论,支持刘备。

在张昭和孙静的配合之下,在刘备几万大军的压力之下,迁徙就顺利进行了。

董卓因为有兵力,连大汉的国都都敢迁移,甚至把老国都给烧掉而且还成功了,只不过名声不好听。

刘备有兵力,迁徙自然也进行的顺利。张昭和孙静刚好可以解决刘备名声的问题。

也许在别的君主手下干活,要小心的藏着,免得君主心有芥蒂。

但是在刘备这里,他们敢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消息自然是通过诸葛瑾得到的,诸葛瑾自然是和诸葛亮交流之后才来让张昭和孙静安心。

于是,刘备的迁移治所命令就顺利的进行了。

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将治所迁移到了京口。

董良本想按照后世的记忆,将治所迁移到建业,也就是后来的南京。

可是查了这个时期的知识才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建业这座城池,董梁在地图上找到了那附近的位置,只见到了一个叫秣陵的地方。

董良想了一想,便想通了,想必是后来孙权将治所迁移到了秣陵,重新建造了建业城。

所以董良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寻找一个可以作为治所的地方。

最终就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叫京口的地方。提到京口,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有一首诗一定会知道那就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是长江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