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冠军侯 > 第27章 塞王!

第27章 塞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庸才。他为什么要选用分封制这样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合适的制度呢?

其次,如果明朝的塞王制度能延续下去。那明末的历史会如何发展?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朱元璋绝不是一个庸才。即便有人看不上朱元璋,那李世民呢?

要知道,李世民也曾经想过要分封诸王镇守边疆。而且当时就连魏征都无法阻止李世民,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李丽质力挽狂澜,或许大唐就会变成另一个大明。

就算李丽质阻止了李世民,最后唐朝也没有避免走向分封制的另一种形态--藩镇制。

即便是亲手终结了塞王制度的朱棣,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重新恢复塞王们的权力,如果不是他死在了北征的路上,他恐怕还会走上他父亲的老路。

这些事实都足以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塞王或者说分封诸王的制度不是一无是处的。

明末的历史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这种制度在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是有大用的。

明朝在崇祯死后还能坚持那么多年,就是因为有遍布各地的诸王存在。

在大厦将倾的时候,那些所谓的能臣干吏都不一定靠得住。只有同为皇室的诸王是靠得住的。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大臣们可以投靠新主。但是前朝的皇室不可以!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在大厦将倾的时候,那些王爷们都会抵抗到底!

朱棣之所以在亲手剥夺了诸塞王的权力之后,又想过要恢复他们的权力。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历次北征的过程中发现了,在北元实力还很强大的时候,光靠皇室大宗的力量是不足以保证明朝的安全的。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如果诸塞王的力量在明朝时一直是那么强大的,那么明朝恐怕也不会在成化犁廷之后又让女真死灰复燃了。

当然了,这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结果,就是朱棣一系被另一系的王室所取代。

所以大部分的守成和开拓之主都不会容忍塞王这类强大的王室的存在。

具体到王林轩现在面临的事情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塞王制度和卫所制度其实是相互关联的。

每一个塞王的手下都有三个卫的兵力,所有事情坏就坏在这上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