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食全食美 > 第169章 下沉

第169章 下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奶油蛋糕最怕颠簸,以前张老五万万不敢应这样的事,可如今不同了:

郭张村修路了呀!

平得跟镜子似的,恨不得杯子里装水都洒不出来,怕什么!

路好走了,牲口也省劲儿,费的草料都少了,偶尔谁家缺点油盐酱醋线轱辘,张老五也顺手帮忙带着,大家都念他的情。

正忙活着,就见人群后方一阵攒动,好像有什么不得了的人物来了。

张老五伸脖子往那边一瞧,乐了,“黄七爷,您老又来买卤料粉?”

人群从中间辟出一条道来,挤进来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胡子稀疏,秃顶,勉强挽起来的发髻都挡不住锃亮的头皮,正是本村有名的富户,黄七爷。

黄七爷倒背着手,掌心特意掐着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子,下巴微抬,踱着八字步,稍显倨傲地嗯了声。

有人说其实黄七爷家里也没那么多钱,只是贪吃,舍得花。

别看那钱袋子鼓鼓的,其实里头塞了棉花哩!

可惜黄七爷一项看钱袋子看得紧,没人有机会去瞅瞅到底塞没塞棉花……

张老五先从村口水井里打了水来饮牲口,又洗了手,擦干净了,这才熟练地从车上抱下来一个窄口小坛子。

粗瓷的中装,外面是阳刻浮雕的“师家好味”四个字,坛子口上用红布封了泥巴,麻绳捆得严严实实,十分体面。

井水甘甜,骡子呱嗒呱嗒喝得起劲儿,屁股后面的尾巴一甩一甩的,很快乐。

原本装作云淡风轻的黄七爷忙上前,眯着眼使劲瞅那坛子口,挑剔道:“可碰坏了没?哎,这坛子口上的釉色不大匀称,给我换个俊些的。”

吃完了卤料,还要留下坛子装鸡蛋送人呢!

这几年间,但凡跟“师家好味”沾边的东西都很受追捧,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城里人爱吃的。

他们也吃,岂不也成了从城里人?

故而哪怕一个空坛子,也有近似名牌包的效果,必要摆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张老五笑了几声,果然又换了个俊的。

黄七爷抱着反复打量几遍,这才满意地点了头。

又怕坛子给人替换了,也不舍得松开,一手扶着夹在腋下,另一只手从钱袋里颤巍巍抖出来几十枚大钱,故意大声道:“现钱,不赊账!”

张老五配合着奉承几句,四周便纷纷响起羡慕和酸涩的议论声:

“啧啧,真是不过日子啊!”

“哎,听说人家郭张村的人顿顿都能见荤腥,那才叫不过日子呢!”

“了不得,他家上个月就买过了吧?”

黄七爷买了卤料,也不急着走,半闭着眼睛杵在一边,充分享受来自村民们的“赞美”。

听到后面,突然睁大眼,冲说话那人伸出两根指头,“两回!”

算上今天这一坛子,这个月买了两回啦!

于是大家就更羡慕了。

有人忍不住问:“七爷,买这么些,吃得完么?”

黄七爷终于等到这个问题,当即梗着脖子,十分得意道:“家里十二张嘴,好几个半大小子,怎么吃不完?”

众人听了,越加羡慕,“哎呀,真是家大业大啊!”

庄户人家最要紧的就是壮劳力,人口多就是资本,黄七爷这辈子最得意的便是老婆生了三男一女四个孩子,四个孩子又各自成家立业,生了许多孙子孙女外孙子,无一夭折。

壮劳力多,又肯干,便饿不着。

几个儿媳妇也勤快,是摆弄家事的好手,闲时还能接零活儿贴补家用,日子并不难过。

黄七爷一家人也没什么大志向,不指望儿孙读书,便十分舍得吃。

外头人不理解,黄七爷和老伴儿却都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

“人就得吃好喝好,不然俺家的孩子咋都养活下来了?就是吃得好!”

那庄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