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之士[科举] > 第99章 099 内阁召见

第99章 099 内阁召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果然, 风声传出还未满一月,丁士美便升任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注1)。

太常寺为大明五寺之一,何为五寺?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不必多说, 管案件审理的, 大理寺卿为大九卿之一, 可谓位高权重。

太常寺负责的是国家祭祀礼乐之事,光禄寺则主要负责宫内宴会、饭食等, 太仆寺管车马, 鸿胪寺主掌外宾与朝会仪节,除了大理寺外,其他四寺职能之间皆有重叠, 但都脱不开“礼”之一字。

既然马自强掌院事, 众翰林自然安稳了一阵,先熟悉这位新任掌院的风格, 以免火烧到自己头上。

“柳修撰,你随本官来。”

柳贺刚将一册厚重的典籍翻完,正要在条文上补充一些自句, 就听马自强招呼自己。

他便随马自强入了内。

“这柳修撰当真有本事,丁学士及马学士都这般器重他。”史馆内,编修沈一贯轻声与王家屏耳语。

王家屏接了教习内侍的活儿,新进士入翰林院时,他恰好去蜀地册封藩王,如今才刚刚回到翰院中。

王家屏性情随和,与翰林院中众人都相善, 沈一贯则有些圆滑世故, 但这两人都是能成事之人, 修史、教书、撰文样样出色。

柳贺被马自强单独叫去,自是有任务交给他。

他心中并不知晓内阁大佬是何想法,若是觉得他活儿干得不错的话,就直接让他去诰敕房轮值便是了,如今他修史的活儿还得继续干,又时不时写上一两回诰敕,搞得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异样。

柳贺去交诰敕的时候,诰敕房中的几位翰林看他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柳贺觉得自己有些里外不是人。

马自强将一大沓文书交予柳贺,道:“这里乃是嘉靖年至今朝廷发布的诰敕、诏书等,你须仔细阅读,用心品鉴。”

在工作上,柳贺向来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的态度,于是他每日撰写《实录》条文之余,也抽出一半时间去看这些诰敕诏书,柳贺考乡试、会试时都认真练习过诏、诰、表的内容,随手写上几篇自是不成问题,但读着读着,柳贺仍是从其中品味出了一些门道。

比如同为诏书,皇帝真情实感发的和敷衍着发的就很不一样,尽管措辞上并无太大差异,但其中的微妙之处臣子们却可以品鉴出来。

当然,论真情实感,嘉靖对臣子下的诏书远不如各种祭庙的诏书真挚,柳贺曾听几位翰林前辈说过,嘉靖朝时,太常寺的臣工数目为历代之最,经费也是大大的有,那时协律郎、赞礼郎、司乐三职共有一百二十多人。

而到了隆庆朝时,隆庆帝不热衷于九庙,这些职官遂被裁撤至二十九人,裁员率高达四分之三。

看到太常寺如此多人,进士出身的官员们自然觉得委屈,举个例子说,新考选的庶吉士都被授予检讨之职,这是从七品,而太常寺的协律郎是正八品,担任此职的通常都不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也就是说,进士们寒窗苦读少则十数年多则数十年,封的官也就比太常寺搞音乐的大上那么一点而已。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进士出身的官员好歹是有基础保障的,赞礼郎司乐这些被裁个数百人都无人在意,若是哪一日一百个进士被裁,御史们的奏章恐怕能把整个皇极殿给淹了。

……

夏日炎炎,柳贺一日任务完成,又美滋滋地领了一日工资。

“泽远,等我一起。”吴中行叫住了他,“明日休沐,我约了元卿喝酒,你可要一道来?”

“去。”柳贺笑道,“元卿兄前几日还和我抱怨,说子道兄你成日约他喝酒,他的月俸都交给酒馆了。”

吴中行闻言也是大笑。

几人毕竟初次为官,对京城的新鲜感依旧还在,不过正如翰林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