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等到观察得差不多了以后, 何殊才让正宁帝开始放大招,于是让之前还在为那些官员辩解的朝臣冒冷汗的东西,逐步被吏部在朝堂上公开。

吏部公开那些调查资料中, 涉及到的不少官员, 做官的的声望与评价都很高, 但是资料中却列举出了那些人是如何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铁证。

包括但不限于让当地文人圈中小有名气的人,画下他们去乡下视察、与农人交谈的场景,写文章大肆夸赞,在调离一地时, 强制要求百姓十里送行、送万民伞等操作。

那些足以让朝堂上的许多官员都深感大开眼界, 想不到地方官员竟然还能这种玩法。

他们不知道的是, 何殊在前世受到过太多的信息熏陶, 她自己经历虽然有限, 但是通过网络见多识广。

太知道什么叫做炒作与立人设, 现在的人对这两个词肯定没有概念, 但是有些心思灵敏、善于钻营的人, 已经在实践。

有了何殊给提供的调查方向,她安排的那些人, 不怎么费劲, 就能目标明确的一找一个准。

毕竟何殊用九年时间门构建起的这张由多方势力组成, 彼此之间门既能相辅相成,又能相互监督与制衡的信息网,现已初步完工。

再结合建言箱的安置与邮递业务的全面铺开,接下来能给她提供各种信息的效率,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快速、精准。

结束一场再次延时的大朝会后,有官员不满的拦住吏部尚书丁建真。

“丁大人的口风真紧哪,大家同僚多年, 难道就不能提前知会一声吗?”

说话的官员心中一肚子火,想到吏部早已掌握着他维护的那名官名的罪证,前两天却一直冷眼旁观,看着他上窜下跳的与人争吵,将皇上惹得十分不快。

丁建真心里苦,表面上却出公正无私的模样。

“唐大人怎能这般误会本官,若能早点拿到这些罪证,本官一定会早些当朝揭露,怎么可能任由大家一直被蒙蔽,这些是由山南省按察使派人快马送回京的,老夫是在上朝前才接到的。”

看到对方满脸质疑,丁建真冷哼一声道,“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老夫接到这些罪证的时间门,天地可证。”

说完,丁建真难掩怒意的甩袖而去,让周围一些关注此事的官员,都小声议论起来。

丁建真没有说假话,他确实是在早上上朝时,接到这些由九门提督崔景怀亲自交到他手中,要求他要在朝堂上当众公开的案卷。

那些案卷的由来,他也确实是照着崔景怀的话复述的,可是现在谁都知道崔景怀曾是什么身份,是当今的心腹。

这么一来,那些案卷的来历,就有待商榷了。

可是就算他告诉所有人,这是皇上已经提前派人私下调查清楚的,这些人又能如何?

而他自己现在还处于将功折罪的阶段,这次追责的许多官员,都是经他审核过考评流程,做过最终批示的。

结果他却一直没有发现那些光鲜履历的背后,竟然还藏着那么多的猫腻,为了能给自己的官声镀金,那些地方官员竟能玩得这么花样百出。

看得出来,皇上应该知道得不是一两天了,竟然一直隐忍不发,一直忍到这次为给税改方案开路,拿出来将人一网打尽,让朝野上下的官员都以儆效尤。

而他这个身负失察之责的吏部尚书,除了听话和配合,哪敢再有什么小心思、小动作,还不知道皇上手上握着他的多少错处呢。

被吓得不轻,正在认真积极干活的丁尚书不知道,正宁帝其实也是在朝堂听到吏部尚书宣读那些内容时,才知道那些让他听了既好气,又好笑的稀奇事。

毕竟此前他只是随便翻阅了一下,最关注的是那些真正违法犯纪,与哪些势力勾结的内容,并没有关注后面那些无伤大雅的部分。

如今看来,真正有意思的竟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