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科进士中的前两人有多优秀, 朝堂上大臣们心里都有数,知道那两人若无意外,将来一定能有机会成为重臣。

所以众人也一直很重视那两人的安置问题, 得知一甲前两人都被安排到门下省,立刻引起许多非议。

有人是真心认为两人去门下省有些屈才, 有人则是因为从中看出一些苗头,作为与翰林院的利益相关者, 不希望看到翰林院一直以来的地位被撼动。

可是皇上丝毫没有与他们商量的意思,直接定下这件事,群臣就算有异议, 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吏部尚书拿到相关的任命清单文书时,更是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进宫觐见皇上。

“启禀陛下,微臣有一事难明, 还请陛下为臣解惑,不知为何此次新科进士的职位,全都是副职, 竟连主政一县的县令都没有, 恐会引起争议。”

搁以往, 被安排到一些县镇当个县令主政一方,才是这些新科进士中大多数人的去处。

结果这次的新科进士不是在六部, 就是大多都是安排到省府或县衙, 最多也是副职,一个县令都没有。

作为吏部尚书, 他很清楚那些新科进士对自己的期待, 这个结果一出, 肯定会引起不满, 三五个不满,朝廷可以无视,近两百新进官员都不满,那事可就大了。

即便亲自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皇上,他吏部除了给提供朝野上下的官吏职位缺员数据外,没机会做半点主。

可是若在新进官员的职位安排上闹出点什么事,他吏部势必要首当其冲的承担这个责任。

面对吏部尚书这委婉的质问,正宁帝理所当然的回道。

“这些新科进士虽然都饱读之士,却都是初次步入仕途,此前只在书中,或是别人口中听到一些做官处事的方式,本身毫无经验,将一地交给毫无经验的他们主政,是朕对那一地的百姓不负责。”

吏部尚书当然很清楚这其中的弊端,苦着脸回道。

“陛下,我们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出现什么大问题,还因上而历练出许多国之栋梁,何况他们自己不熟悉政务,自会请师爷帮忙辅助。”

听到对方的回答果然如太子所料,正宁帝语气严肃的回道。

“请师爷帮忙,朕不如干脆直接让那会办事的师爷当官,何必要搞这么麻烦?朕要的是自己有能力办事的官员,不能满足朕的要求,朕何必要让他们占着位职位。”

见正宁帝已露不耐之色,吏部尚书也知道这件事不好再纠缠下去,可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臣能明白陛下的这番良苦用心,对此并无异议,就怕那些新科进士理解不了,难以接受这些安排。”

正宁帝冷哼一声道,“那些新科进士若是不能理解,就是你们吏部的一些工作没做到位,朝廷近几年在官员的任命与安排上面,一直在做改进,只要这些人有能力,多的是可以申请调职乃至晋升的机会。”

不愿虚心熟悉实际政务,只知纸上谈兵,还妄想一步登天的人,放出去主政一地,就是祸害一方。

曾经的正宁帝也觉得县镇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县令更是不值一提的小官。

可是随着何殊结合历史与现实,给他讲过每县、每镇生活着多少户人口,有多少土地,可以给朝廷提供多少税收、壮丁劳力后,正宁帝就不敢再小看那些县镇。

也认识到那些县镇都是大安朝廷的基石,若是多垮上几块,直接损毁的就是他们大安的基业。

进宫一趟,不仅没能让皇上改变主意,还被皇上给训斥了一顿,直接表明,若不能让新科进士们顺利接受任命,就是他们吏部没尽责。

这让吏部尚书着实感到沮丧,总觉得自己的这个官,现在是越来越不好干了,一年到头都忙得脚不沾地,还上下都不讨好。

再不似过去,手里捏着朝野上下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