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殊也有听说外界对她在春耕礼上的表现, 可谓是一致夸赞的舆论,但她没有机会躺在功劳薄上休息,因为还有没完没了的事情等着她。

从去年各地交上来的统计数据看, 朝廷这几年在大安境内推广不同作物的套种、轮种以及各种堆肥的方式,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亩产从之前一两百斤,甚至是不足百斤,已提升到两百斤左右, 在某些风调雨顺的重要产粮区,甚至能保持在三百斤以上。

这种看得见的产量逐步提升, 让许多怀着质疑的心情, 却又不得不照着官府派人指导的方式种地的百姓, 都信心大增, 对朝廷而言,也算是增加了许多威信。

随着玉米与土豆的种子被分别发放到多处生长环境最适宜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培种,让何殊对今年的秋收充满期待。

有了高产作物与作物产量的提升双头并进,她想为大安多建一些粮仓, 多存些储备粮的计划就能提上日程。

春种过后,要求各地一定要注重卫生防疫的工作,以及叮嘱各地都要加强防火、防汛、防旱,检修加固各种堤坝、疏通各种河道的工作, 都得安排起来。

去岁的大疫与蝗灾虽然及时得到控制, 没有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但是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 都不能掉以轻心, 还要更加谨慎小心。

在何殊看来, 这些本该都是要形成惯例的工作, 不用朝廷每年都要三申五令的强调。

可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世界,由性格与想法不同的官吏组成的地方管理机构,不可能会按照她前世最熟悉的程序般,按照逻辑与设定在固定的时间实现什么功能。

毕竟现实世界充满太多的未知与意外,在尽量做好防备工作后,应对与解决层出不穷的各种天灾人祸,也是她这个太子的主要工作。

接到悬河流域出现大面积的持续降雨天气时,何殊就已感到形势不妙,迅速做出各种指示,并派精于水利的官员率队前去悬河流域巡视,以防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指导抗洪的工作。

见何殊近期忙完政务,就会站在详细绘制着悬河流域地理环境的舆图前发呆,正宁帝忍不住劝道。

“我们已经尽力做好最周全的准备,连那里的百姓迁移准备工作,都已安排了下去,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皇儿如此担心,也无济于事啊。”

悬河流域的两侧,都是大安的重要产粮区,生活的人口也比较聚集。

纵观历史,每次悬何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或是旱灾,都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人口与经济损失。

何殊知道正宁帝说的是实话。

“三姐在年后巡视过这一带,送回京的奏报中,有提到这些地方的水利工作,总体上做得还算到位,发现的一些小问题,她已责令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也就是说,这一带的水利工事基本没有问题,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就是上天的考验。

可是何殊还是无法用已尽力而为,只能将结果交由上天决定来安抚自己,因为这也将是上天对连她在内的许多人处理危急事件能力的考验。

看到河原省就处在最为危险的核心处域,正宁帝忍不住抱怨道。

“这河原省真是多灾多难,前几年总是旱,去年差点遭遇蝗灾,好在都有惊无险的渡了过去,也算是过了个好年,结果今年又要面临洪涝灾害,这运气,也真是……唉!”

河原省的问题,是由地理环境与气候导致的,就像诸山府去岁出现的疫情般,也有其特定的山川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除了尽量预防,根本没办法根治。

毕竟在何殊的前世,国家纵有可以通过驱云弹或人工降雨等方式干涉天气,也阻止不了旱灾与洪涝灾害的出现。

何殊早已认识到抱怨的无用,所以她遇到事情再怎么气恨相关责任人,首先想到也是要怎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