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100章 第一百章

第100章 第一百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灾难中去世的百姓固然让人痛心与遗憾, 可是生气愤怒过后,何殊所能做的也只有好好善后,并让所有相关责任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看到下边呈上来的文山府知府宋进明的出身及生平资料, 何殊才知道此人竟是宋太师宋运林的第五子。

也是宋运林与其继室成亲多年后,才生下的唯一一位嫡子,备受他们夫妻的宠爱。

宋太师作为朝堂上一尊极有分量的大佛, 何殊对其当然不陌生。

不仅知道对方与其发妻生的嫡长子早夭, 还知道其次子虽是庶子,却深得他的重视,已在他的扶持下, 顺风顺水地坐到吏部侍郎的位置上。

对于他还有一子是文山府知府的事, 何殊还真没印象,让人将相关资料全都找出来,亲自审视一遍后, 何殊才知道自己没有印象的原因。

对方此前曾在六部任职过, 也曾做过京兆府里副职, 后来外放出京,交上来的政绩都很光鲜, 吏部对他的考评也上佳。

吏部推举此人任文山知府时, 她便没有反对。

现在想想, 肯定是那老奸巨猾的宋运林看出上面用人的一些习惯, 故意投上所好,弱化宋进明的身份背景,重点强调他的那些所谓政绩, 才能成功将她糊弄过去。

这让何殊反省到自己的一个重大失误, 有许多朝臣都习惯钻研上位者的偏好, 只要钻研出某些规则, 就能想到应对之策,糊弄她的法子多得是。

例如这次的雪灾事件,若非她对这种事尤其重视,没有想当然地认为那些府城就在京城边上,那些官员应该没那么胆大,敢欺君罔上,从而没有派人核查,自己可能会一直被蒙在鼓里。

宋进明是个不务正业的草包,文山府的同知却是个颇有能力的,只是他做出的政绩,基本都落到宋进明的头上,所文山府此前一直没有出什么差错。

何殊也没发现其中存在什么异常,直到这次因雪灾事件而曝露。

作为多年的老对手,何殊深知宋太师在朝堂上经营多年的势力有多庞大。

所以为了不打草惊蛇,她没有及时处置掉那个真正负责文山府的政务,这次不知是因有意,还是无意,没有代宋进明做好这次工作的文山同知。

而是派人悄然控制住文山知府与通判,进行私下调查,等到将相关证据都拿到手后,才公开文山府府衙的三名主政官员都因雪灾被下狱的消息。

直到暗卫营的人打算将此案移交到大理寺,大理寺的新任寺卿郭风远主动坦露自己的身世,何殊才知道,原来这位与那宋运林之间,竟然还存在这种恩仇。

郭风远早就恨不得亲手覆灭宋府,让宋运林这个人面兽心的亲生父亲身败名裂。

可是先帝生前没有用上他这个后手,而且先帝还很感念宋运林对他的忠心耿耿。

要求他在宋运林没有出事,或是宋运林没有威胁到新帝皇位的前提下,不得向新帝透露自己的身世秘密。

先帝对他与母亲有活命之恩,郭风远虽然为此感到痛苦与不甘,但也做不出违背先帝遗旨的事。

眼看新帝继位后,表现得英明睿智,将手中的兵权与暗卫势力运用到极致,短时间内就控制住朝堂局面,没给宋运林等人留下可以威胁皇权的机会。

深知宋运林精于算计,做事滴水不漏的郭风远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报仇,没有机会将自己与母亲的冤屈公布于天下。

没想到他竟有机会得到上面的信重,将他一介暗卫任命为大理寺卿。

正当对上面满怀感激的郭风远还在盘算着,等他将大理寺上下都彻底梳理清楚,将那些与外人有勾连的都清理出去,再把那些前任官员留下的不良风气都清理干净后,再伺机去抓宋府的错处。

抓不住老的,也可以先从小的着手,毕竟他也已看出,上面那位对宋运林并没有好感,不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