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关消息传到京中, 朝堂上的众大臣也都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与外人只知道太子的存在,却都不曾见过,也不曾与太子打过交道不同, 太子完全可以说,是在他们这些朝臣中的许多人眼皮子底下长大的。

在他们的印象中, 太子从小就表现得颇为安静乖巧, 被皇上抱着上朝时, 虽然偶尔会出现闹得皇上被迫提前退朝的现象, 但在大多数时候, 都表现得很安静,不会当众闹腾。

除此之外,他们对太子印象最深的地方, 就是对方不曾正经的进学,除了在习武与骑马射箭方面, 并没有循旧例接受正规的皇子教育。

而皇上据说只在太子小时教过他认字,因皇上日理万机,政务繁忙, 也顾不上多教太子什么,后来据说都是太子偶尔会自己看些书,自学而已。

他们这些朝臣也曾再三上书, 奏请皇上不要总将太子拘在身边, 应该让他出阁读书,可是皇上将他们奏请一一驳回,从不应允。

眼看皇上态度坚定,他们这些朝臣也就只能作罢。

毕竟可以确定的是, 在皇上膝下只有这么一位皇子的情况下, 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不存在废嫡长的可能。

也将皇上不肯让太子进学一事,归因为皇上太过重视自己的独子,才会不惜将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生怕太子出一星半点的差错。

不过也正通过此事,给他们留下太子被皇上宠溺太过,只会成为草包的认知与印象。

毕竟在这些朝臣看来,虽然古书上曾记载过疑似生而知之的奇人,但是没道理太子这么一位在投胎方面,就已占尽优势的存在,还是位具有生而知之之能的奇才。

只要不具备生而知之的能力,是人都需要接受应有的教育,只有在接受相应的教导与学习后,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位具备才干的人。

当然,太子从小就开始接触朝堂,跟在正宁帝身边长大的特殊经历,也让这些朝臣们相信,太子将来登基继位后,肯定具备当皇帝的基本素养。

至于太子在能力和文采方面有所欠缺一事,也不存在问题,他们这些大臣完全可以帮忙弥补。

毕竟当今皇上的精明果决,总能让他们这些朝臣败落下风,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让他们并不介意储君可能只是一位能力平庸的守成之君的事实。

这也是众大臣们在后来十分默契的不再催逼皇上送太子出阁读书的原因。

可是现在突然曝出太子其实并不是草包,且不说太子在文采方面如何,仅凭对方若真有如此强大的指战能力,就足以让某些朝臣感到心里不是滋味。

就是如意算盘可能会落空的失落感,有先帝搞的那套兵权集中制在前,当今皇上凭借从先帝那继承的兵权,在朝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顺利坐稳皇位的经历在后,已初步在军中树立起个人威望的太子,看上去也将会成为一位强势的君主。

而他们目前只能寄希望于这次的事,也是皇上为给太子造势,增加影响力,再次以太子的名义下东宫谕旨。

他们已然习惯并认清当今心机深沉、精明强势的事实,实在不希望大安年轻的下一任继位者,也具有当今的本事。

因为那样一来,对他们所在的家族与所处阶层或团体而言,都将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有不少朝臣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真心期待太子真的具备那样令人惊艳的才能,并为正宁帝的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如门下省的秦侍中等人,却能从中敏锐中察觉到上意,这是太子有从幕后正式走到台前的预兆,太子在接下来肯定会陆续绽放自己的锋芒,逐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不同人的不同心态,做出的反应也不同,WWw.52gGd.Com于是有不少大臣找出借口求见皇上,话里话外都是皇上还年轻,还能在位许多年,完全不用急于为太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