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沈卓问的这些, 何昌逸此前也曾与妻子商量过,所以他坦然回答道。

“内子自幼生长在这京中繁华之地,深感自己在某些工作方面存在极为明显的不足, 有意要去地方历练一番, 但她此前一直放心不下家中二老,昨日去岳父府上时, 岳父主动提议让我们夫妻申请外放, 他老人家认为并不支持我们一直留在京中当京官。”

何昌逸没有说的是,他岳父直言不讳地说, 他们夫妻若是一直留在京中任职, 迟早有一天, 也会沦为只知钻营仕途, 卷入某些派系的人。

那种只知沽名钓誉、尸位素餐的人,在别的朝代,或许还能占得一席之地, 但在当今治下的朝廷, 那种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可言。

而何昌逸和孟青竹都很清楚,岂止是在当今治下,等到那位正式走到台前,到了新帝朝, 说不定会将相应的标准与要求都直接摆到明面上。

毕竟现在的朝局受先帝朝遗留下的影响颇大, 为维持大局, 即便上面那位爱憎分明, 也不便大动干戈。

即便如此,如今的朝堂也已被相继被整顿了近半的关键职位, 这些年来, 因各种原因退出朝堂的人实在太多。

“看来昌逸兄实在很幸运, 不仅娶得像孟书令这般的贤妻,还有如此开明通透的岳家,全心全意为你们夫妻着想。”

虽然有些不大好意思,对此深有同感的何昌逸还是点头道。

“在婚姻大事方面,愚兄确实幸运,不仅遇得可相互扶持的知心之人,还能遇到这么一对令人敬佩的岳父岳母,但也正因如此,愚兄才会感到特别犹豫,毕竟二老都已年迈,我们当儿女的不说朝夕在身边侍奉,若连他们有个什么不适,都不能及时知道,想来就觉于心不忍。”

沈卓十分理解对方的这种心态,毕竟他自己也正处于这种情况,虽在祖父祖母全心支持下,去赴外任,但这心里的压力实在有些大。

“依小弟之见,孟先生若还身体康健,继续在凌山书院任山长,昌逸兄夫妻在平日里多关心问候一下即可,若孟先生有退隐之意,昌逸兄完全可以邀请二老与你们一起赴外任,有位阅历丰富的睿智长辈跟在身边,对你们而言,也是一个助力。”

何昌逸听到这放,顿时眼睛一亮。

“岳父的身体还算健康,但他老人家早有退隐之意,说是要早点给年轻人让位,最迟应该会在今岁大考结束后,就正式退下来,卓弟的这个主意好,只要我们夫妻以需要他从旁指点为由邀请他与岳母,他老人家或许会答应。”

为免让外人揣测何昌逸有给孟家做上门女婿之嫌,孟家夫妻坚持不愿常来女儿家,更别说是长住。

所以何昌逸此前没有往这方面考虑过,但是听到沈卓的话,他顿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以需要长辈的教导为由,请二老随他们一起赴外任,以二老对他们夫妻的关照,应该能有机会说服他们。

对何昌逸而言,在全家只剩下他与妻子二人留在大安的情况下,与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的岳父母生活在一起,方便尽孝的同时,完全不存在任何顾虑。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又就接下来最好是直接去县里任职,还是去府衙先积累一些地方任职经验后,再考虑去主政一地的事,做出一些探讨。

沈卓因为有在地方任职的经验,能给何昌逸提供许多较为切实的参考信息,毕竟同为外放,外放到什么地方、什么职位,都是件关系重大的事。

所以他没有直接帮对方拿主意,也没有怂恿对方该做什么选择的想法,他自己当初是临危受命,没有可选择的机会。

像何昌逸这般到了三年一届的任职期满,自信能有资格申请调职的官员,往往可以拥有一定的可选择余地。

新的一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少不了要对自己的前程做规划,还有大批的生员,则在为上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