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杜乐贤奉诏入京述职后, 被晋升为正三品驻安宁岛道台,进入国子监接受培训的消息传开,迅速在京中引起一片哗然。

虽然水师进京时,宫里公开了水师在海外剿灭海盗时, 顺便占下一岛, 被命名为安宁岛的事。

但是随着进京请罪的水师将领们被重罚的消息传出, 这件事也就变得不再那么惹人注目。

毕竟朝廷若真重视水师占下的那座岛,犒赏水师,给水师表功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在人家献了岛的同时, 再次献上大批财宝的情况下,重罚那些水师将领呢。

虽然都知道朝廷抽派一批官吏进入国子监接受培训的事,但是外人并不知道那批据说将要升官或是调职的官吏, 都是在私下里答应了朝廷的安排,愿意去安宁岛的人。

直到杜乐贤的出现, 以堪称传奇的经历和身份,成功复出后,做了近五年的知府,再次一步登天, 直接晋升为正三品驻外道台, 成为安宁岛的首任执政官。

众人这才意识到,上边并非对安宁岛不重视, 而是尤为重视, 才会直接为那座此前只是海盗老巢的海岛, 配置一位三品大员。

谁都知道, 这还只是初期, 官员的配置也都是临时的, 等到那安宁岛的情况彻底安稳下来后,初期的这批官员势必能够原地升迁。

哪怕知道出海不易有风险,可是看到这种情况,京中无数官员的心思都活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想为自己争取可以去安宁岛镀金的机会。

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上边不仅已将派往安宁岛的官员名单给安排好,连将要出海的一批工匠也都已选好,所有被选中的官吏,至少都能直接官升一级。

吏部尚书邹昌济哭丧着脸来见正宁帝,“陛下,如此重要的事,竟然没有知会我们吏部一声,这也太不合适了吧?”

正宁帝神色平静的回道,“为何不知会你们,你们心里没数吗?安宁岛事关重大,又远在海外,在这个人选问题上,务必要慎重,你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吏部掌握着朝廷官员的任免与考核大权,历来都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关键部门,这个邹昌济是个相对还算本分的人,可他的那些的手下背后的成分,就有些复杂了。

邹昌济当然很清楚自家的情况,可是身为吏部尚书,再次让上面略过他,直接决定如此重要,牵涉官吏人数如此多的安排,他这老脸着实有些不知该往哪里搁。

虽说在这件事情上,太子干的确实有些不厚道,甚至不合规,但是正宁帝并不同情这位吏部尚书。

占据如此高位还本分,不仅透露出他的手段与魄力有缺的事实,同时也是对方做事圆滑,各方都不愿得罪的表现。

要将安宁岛彻底打造为大安的属地,建设成大安一省的消息提前传开,哪怕是趟苦差,也将有得是争破头想要去岛上的人。

因为在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却未经正式开发,还天高皇帝远的海岛上,可操作空间实在太大了,绝对是块无数人眼里的大肥肉。

听到皇上毫不留情面的话,邹昌济顿时气虚起来,但他还是硬着头皮道。

“陛下,老臣以为,那安宁岛毕竟是个荒芜之地,据说岛上还有不少原住民,势必会难以教化,我们大安应当多派些官吏前去治理,并宣扬圣人之训。”

正宁帝当然知道对方是在打什么主意,知道上面既然已经拟定人选,肯定不会同意撤换,就想多要些名额。

可是大安的人口本就不富足,就算现在已从各省府抽出一批家无恒产,生活难以为继,自愿答应迁居到海外恳荒,从而获得免费田地的贫困百姓,这个人数也是有限的。

毕竟更多的百姓就算生活贫困,也抱着故土难离,不愿去海外冒险的想法,朝廷也不可能勉强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初期人口规模有限的海岛,前些年的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