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28章 凯旋丰镐

第28章 凯旋丰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依山傍水的镐京,又当四月春日芳华,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京”者,在西土华夏系人群的方言里,本是高地之意。和东夷族系的商族人称呼都邑为“亳”,其实是一个意思。

修建适合居住的城邑,总是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或者是在平坦原野上人为夯土垫高出一个个建筑基址来。

同样的缘故,商族有“亳”、“景亳”和“西亳”等多个故都的称谓,周族也有京邑、岐京、丰京、镐京等好几个“都城”。

最古老的京邑位于豳地,是公刘当年率众修建的。岐京是太王夫妇为子孙们奠定的强盛家园。

文王受命称王后,实际上主要是住在程邑,方便向东方的发展。所以,程邑其实也是周人曾经的“王城”。(备注:程邑在今咸阳境内。)

消灭了近邻强敌崇侯虎之后,纳入版图的有崇氏领地自然就成了王国的经营重心。这里的地理环境极其优越,一马平川、河流纵横、背靠南山,真正所谓的形势绝佳,宜农宜牧。

周人放弃了直接利用夺取来的“崇邑”,而是选择了水草丰茂的沣水西岸,文王率领大家一番辛苦,营造了气象一新的“沣京”。而东岸的“镐京”,是姬发一手创建的。

于是,“丰镐”便成了王国的首都,形成了一都双城的恢弘格局。如今,河西的丰京是王室、望族与百姓人家的生活居住之所,最是接地气。而河东的镐京是周王姬发办公以及各种行政官署与匠作百工机构密集的所在,当然也有为数众多的人家。

“家主,前面过不去了。”驭夫面带难色地报告姬利。

姬利撩起遮帘走出车厢,果然前面的广场上堵了很多的男女,兴奋地围观场中央正在进行的表演。

“原来是在看《大武》!难怪了。”站在车上的姬利看清楚了情况,“朝左边那条街走,咱们绕过去。”

驭夫调转车向,轻车奔向一旁的街巷,后面两辆大车也跟了上去。

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的《大武》其实是种团体舞。在乐师们的伴奏下,数十个披盔戴甲、手执兵器的“演员战士”分为两队,通过舞蹈展示伐商之役的主要经过,还有歌手高声唱出相关的“台词”,是负责礼乐的宣传班子专门创作的四言格诗。

这个时代,毕竟读书识字的人们太少!而通过载歌载舞的“大武诗篇”,可以让京师百姓很容易就看懂和知晓西土英豪们在周王姬发统率下扫灭大商朝的艰苦卓绝与赫赫功勋。

后世的子孙们喜好看戏,进而从中接受价值观、世界观的潜移默化,这套路其实是周初王庭宣传口的那些文艺战线工作者最先开玩的。

姬利之前就看过两场《大武》演出的。他在礼乐部门有个哥们,带他看的彩排。那哥们还说:不光是在京城公演,将来还会在各地轮流公演。

对亲身经历过克商之役好几场战事的他来说,总觉得有点假模假式的。不过,有表演看总归是好的!谁还能不喜欢放松身心的娱乐呢!

而自己眼下要去做的事情,对家族的荣耀而言,更为实打实。

“前面向右转,很快就能看到我找的那家匠作坊了。”姬利指点驭手,这是他新选的随从,驾驶技术不错,但还是第一次进镐京城。

“是,家主。”

姬利并非王族,而是骊山姬氏的贵族。这次从征,立下的战功让他在骊山戎一族中很是风光!这份光荣需要传承下去。

三辆车停在了一个民营铸造坊的大门外,地方到了。

坊主看到说好的顾客来了,喜滋滋地带人迎了上来。

几个沉甸甸的木箱从车上抬下来,打开了其中的一个,连见多识广的坊主都愣住了。

“哇,上好的金料!”帮忙抬箱子的工匠赞叹道。

“那是!这些金料可是王赏赐我们家主的!”姬利的驭夫得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