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3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

第3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夫子好!”

“夫子安好!”

路上遇见的莘莘学子们恭敬地向苏涛施礼请安。

苏涛含笑致意着,脚下不停歇地出了辟廱,回到自己的寓所。镐京这座王城的四处,他已经很快熟悉了。

坦率而言,周人的京师,虽然朴素,却让他感到更富活力、阳光、健康与自由感。

但是,堂妹妲己死于非命并遭悬首示众,这一深埋心头的创痛和怨恨,自己是绝对不会原谅和放下的!

尽管有哲人说:“时间是医治痛苦的最好药方!”但对自己而言,哪怕是过去了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见效!所谓的遗忘,连麻药都不算是,苏涛做不到自己欺骗自己。

苏涛痛恨战争!

不论是当年商军闯入有苏氏的领地烧杀抢掠,还有周王姬发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歼灭大邑商。他看到和体验到的是:战争是收割生命的镰刀,制造死亡和伤痛;战争是仇恨播种者,带给人们愤怒和疯狂;战争是不受控制的火,让世界看到吞噬万物的无情烈焰。

他要想法设法为妲己报仇,要努力阻止野心勃勃的西土周人发动进一步的征服战争,要让人们免于君王统治欲带来的压迫与痛苦。

所以,他才不惜忍辱负重投靠了周人,并极力伪装自己以获得仇人们的信任。

之所以改名为苏忿生,就是为了警省自己,余生只为忿怒而活着。

在朝歌城,他表现出的才能让周王姬发很是欣赏。

周人自己来甄别关押的一众商人贵族始终谈不上顺当,苏涛上任做了俘囚营指挥官芮恪的助手后,断狱成果做到了干净利索!

他建议释放的人,经查证果然情有可原之处;他认为需要滞留关押的,个个都是不可饶恕的恶徒。

获释者对周人的宽大为怀感恩戴德;那些被判定的有罪之徒,也在铁证如山面前难以抵赖;而殷商之众对相关结果的舆论也是人心悦服。

上司芮恪是个很不错的人,在周王面前极力称赞苏忿生的过人才华,甚至坚持让贤。于是,他被周王姬发提拔为了司寇,专门负责断狱和朝歌城的治安。

后来,他随凯旋的周王一起来到了西土的丰镐。在这里,周王任命他还做之前在商庭一样的官职--王庭祭酒,好发挥他在文化方面的专长。

辟廱,是周人设在京师的王国最高学宫,也就是太学。苏忿生眼下的主要工作,是给学宫辟廱的学子们讲学,传授知识文化。

西土的文化领域发展虽然整体上不及东方的夷人,但周人在这方面却有很好的传统!他们早在还居住于豳乡时就注重对贵族子弟的文化教育,在周文王的手里,正式建立了京城的最高学府辟廱,以培养有文化的大贵族和专业文士。

“辟”者,君主之法。“廱”,指的是西土雍州。“辟廱”,寓意是光大雍州的王道,这个名称是文化修为极高的周文王姬昌亲自取的。

镐京的建筑风格普遍朴素大气,学宫辟雍却富丽堂皇、十分醒目。

学宫占地很大,多间的教室与办公建筑造型典雅,庭院里芳草如茵、绿树葱茏,环绕着半人高的院墙,外围是清波荡漾的水池,正门外建有一道跨桥。

在这个春日芳菲的时节,人们看到的学宫景象真正是琼苑金池,青门紫陌,桥当门巷。

除了王国最高学府的辟廱,周人的城邑还设有“成均”、“上痒”、“东序”和“瞽宗”等学校和教育机构,以推行礼乐教化。

分配给苏忿生的寓所,就在距离辟廱不很远的一条里巷。幽雅安宁,正是苏忿生喜欢的环境。

邰邑,在王畿的多座城邑中地位极为特殊。

因为,这里是王族始祖生活的地方,甚至是整个周族的精神圣地。

眼下的邰邑气象是经过多番精心建设的,它的前身原本是个不起眼的聚落,当年属于有邰氏。(备注:邰邑在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