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36章 宅兹中国(上)

第36章 宅兹中国(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穆穆皇皇,王师荡荡。

崇山大河之间,一条蜿蜒狭窄的平原,由西向东延展。

落成没多久的郏邑,就坐落在这片北临黄河南依崤山的原野最狭窄处。

此间的地形极为险要,正好卡住了从西方的雍州向东进入豫州腹地的平坦路线,对面又与一河之隔的冀州领地遥遥相望,所以周人专门在此营造了一座城邑。

所谓“夹”,指的就是这片土地被夹在黄河与崤山南麓之间。

在此之前,这片土地上的人烟很是稀罕。因为地势地平,黄河一旦涨水就很容易摧毁这里的一切。反倒是在南面的崇山峻岭里,有一条自古就很著名的东西交往的要道--桃林道,同样是崎岖艰险非常!

这里最早的居民是有函氏,生活在山中的谷地里,并留下带有这个山民部落特征的地名--函谷。如今,这一片的山野属于林氏的领地。

“皇仲子,郏原就交给你了。务必守护好这个西土的门户,此间的周行也需妥善建成。”姬发叮嘱送行的郏邦君主皇乔。

“臣皇乔不会辜负我王的信任。你们西归时,保证此间的道路不会再颠簸不堪。”

“好!我们一言为定。如果东巡回来时你这里的周行已经达成,予一人会晋升郏邦的爵位为伯爵。”

“祝天子和诸君东巡一路平安。”皇乔再度拜别君王。

周人通常所说的“东国”,指的就是函谷崤山以东之前属于商王朝统治的广袤世界。雍州与豫州在这个时代的分野,也是函谷崤山及下方秦岭余脉的豫西山地。

豫州已经纳入了王国的版图,而且是王庭重点经营的地方,经古老的桃林道东西往来效率太低。按照王庭的设想,不仅要设法开展黄河的水运,更要在狭长的郏原地带修建一条便捷的国道。

“周行”,就是周之大道的意思。

有了这条道路,从京师丰镐经奠邑、再到祭邦和管邦,虽然还是路程千里,却无疑要通行效率提高很多。(备注:古奠邑在今陕西华州境内,周初封建的祭国在今河南偃师境内。)

所以,早在伐商前,姬周王庭就动员了大批人手营造郏邑。这座新邑落成后,又着手修建附近的周行。

恰好卡在函谷崤山与黄河之间狭窄平原上的郏邑及领地囊括周围地方的郏邦,虽然偏僻却可谓是重要至极!

所以,姬发册命老臣皇甫泰颠的嫡次孙皇乔为郏邦君主,爵秩为第四等的“子”。守护郏原和完成这一地段的国道,当然是年富力强的皇乔肩负的首要责任。

清夏,暮色柔和。

窗外,不知是谁在唱着忧郁的歌谣。

屋内的光线因火把的点燃而明亮起来,清凉的水撩到了脸上,商容感到自己的头脑清醒了下来。

“景巫,商容大夫的病情有好转吗?”

沧桑而关切的声音来自看似耄耋的老者。

景巫面带难色地向箕侯摇了摇头。

“老侯爷,我有话要对您说。”商容努力想坐起来。

“商容大夫,你别动,让人帮你起身。”箕侯赶忙阻止一脸病容的商容。

箕侯的侍卫小心地帮着商容支起了上半身,扶持着他。

“老侯爷,不用在我的身上耽搁时间了。您还是带着大家伙尽早启程远行吧,走的越远越安全。为我们商族保持薪火不绝,全靠老侯爷了!”

箕侯没有作声,苍老的眸子里却有老泪闪烁。

活到这把岁数,经过漫长的人生,箕侯子胥余可谓老于世故。而且,能洞悉人心的他还是真正的智者仁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澜兴于浪潮初生。

箕侯的洞察力,已经让他照见到未来将起的风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深谋远虑的老人反复纠结之后,决定实施率领族人远走异域他乡的计划。

青州薄姑之君的世子和逄方的君主结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