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67章 动员(上)

第67章 动员(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高云淡,风乍起,吹皱宁静秋水。

枫叶红,银杏黄,蒹葭凝霜,京华秋意渐浓。

王宫,明堂,济济多士。

在京与近畿的诸侯以及文武高官都来了。然而,公开表态的大部分是劝摄政鲁侯谨慎行事,不可轻率兴师动众。更多的只是在彼此低声议论,并未当众言明自己的立场。

“三监皆为懿亲!同室操戈,非社稷之福!所以,尚反对当下就动员。应该耐心和管侯他们协商,化解我们之间的分歧。”

师尚父郑重其事,态度清晰。

王族长老虞公姬达咳嗽一声,神色凝重。

“旦,我也不希望看到你和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都是一家人,你们更是亲兄弟,有什么不能开诚布公地坐下来好好谈的?各退一步保我周邦平安,老夫相信鲜有能力制服作乱的淮夷。”

“团结对外是上策。”虢公姬缙的倾向也很明显。

姬旦能够理解大家的想法。

毕竟,眼下遇到的情况太让人震惊了。

东国的淮夷各邦在徐人挑头下,公然出动多路夷军攻略豫东地方,已经威胁到了曹侯国和陈侯国。

姬旦以王庭名义指示兄长管侯统帅豫州驻军镇压淮夷的叛乱,却收到了管侯、祭侯和霍侯三个兄弟的联名回书:拒绝摄政姬旦对王国东疆事务指手画脚;要求鲁侯须归政于侄儿姬诵;认为驻跸中原的管侯姬鲜比弟弟姬旦更有资格摄政;如果必要,管侯将带叔度、叔振、叔武、叔处诸兄弟一起回朝,召开家族会议以定大事。

周人的政治理念一向是亲亲尊尊。

当年,太王的长子和次子为了让王位最终能传给父母中意的姬昌,一起悄然出走,姬旦的爷爷老三姬历才成了王季。

这段兄弟互让权位的佳话,一直都是姬周上下的骄傲!

眼下,大伙目睹的却是姬旦兄弟衅起萧墙,又如何能不震惊和困惑。

收到三监的文函,姬旦忧心如焚。

他立刻召集来师尚父、召公奭和史尹逸,毫不隐藏地将那份联名文书让大家传看,商量对策。

然而,重臣会议的结果是:姬奭和姜子牙都对姬旦的主张持异议。

兹事体大!

姬旦已经把兄长姬鲜领衔的那份三监联名回书看得很清楚:希望自己下台;由叔鲜以侄儿姬诵监护人的身份摄政;必要时他们将诉诸武力!

太王、王季、文王、武王,乃祖乃父乃兄,四代人创业维艰!二哥临终前将家国重担托付于自己,做孺子诵成人之前的保护人,怎能对不起他们无数心血换来的周族天下!

三哥姬鲜未必是看重摄政的权位,或许更是疑心自己而担忧侄儿姬诵的未来地位,但不能让他们就这样坏了周室的规矩……

于是,姬旦又召集畿内诸侯、通知文武百官,大家一起来商讨。

然而,结果已经出来了:

因为三监公然挑战王庭的权威,满堂西土精英们出现了内部分歧,还明显不利于自己的应对倾向。

不能怪大家的各执己见或不动声色。

人心思安!大多数人都希望大局上的稳定与团结,好专力对外。

退一步,果然走到了王室兄弟翻脸的那一步,一方是摄政王庭的自己,一方是手握重兵各镇一方的三监,龙争虎斗!谁又愿意形势不明时便轻率站队……

鄘邦,沬邑,黑云压城。

“庸胜,寡人最后一次良言相劝,速速开门倒戈。这可是管侯的命令,卫侯都已经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你若继续一意孤行,寡人将下令攻城了。”

“殷侯,恕难从命!”全副武装的鄘伯胜对着城下战车上的子逯躬身一揖,又正气凛然高声道:“王庭《大诰》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鄘虽小邦,亦惟镐京朝廷马首是瞻!上侯若真能出示管侯的书面命令于在下,我们可以保持中立,但也请上侯之师远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