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82章 南征北战(上)

第82章 南征北战(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匽山深处,漫无边际的森林绿意。

山阿的阳坡,新砌就的坟茔,邢侯子共带着不足千人的残余之众祭奠和告别埋葬在这里的王子逯。

不起眼的白木墓碑,镌刻的碑文却很醒目:大邑商王子武庚逯父。

“武”,是幸存的族人们给王子逯的谥号,他的干支为“庚”,生前为殷商遗众的领袖,故按照习俗尊称为“父”。

王子逯是不幸病逝的。他在易水岸边的最后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虽然坚持着带领大家逃入了匽山中,却还是不治而亡。

根据王子逯的遗愿,大家将他的遗体下葬在这里,头向着南方。如此,王子逯的在天之灵不仅可以看到匽山脚下的北亳和匽方,还能够将整个南天下那曾经幅员辽阔的大邑商河山一览无余。

斯人已逝,属于商族的光辉时代彻底落幕了!无论大家多么得不情愿,这都是残酷的现实。

子共和不甘于向周人屈膝称臣的少部分族人,决定翻越崇山峻岭继续向北,彻底远离让人无限伤心的神州世界,寻找新的活路。

供奉的牺牲已经在烈焰中化为了香烟与灰烬,邢侯子共站起身来,环视着追随者们的刚毅面孔,沉声道:“准备出发……”

雾气在消散,四处的喧嚣鼓噪声正在减弱。

姬禽判断战斗迎来了尾声。

果然,防守东门的副将姜寄跑来报告:“禽,敌军撤了!要不要我带人马去追击他们?”

“不用追。安排好警戒,其他人都休息,寄。”

“是,少将军。”姜寄利索地下去执行军令。

这一夜过的很糟糕,几乎是完全没能睡觉。

不过,姬禽对手下兵将们的表现很满意,毕竟这支鲁师才诞生不到两个月。可谓是实打实的于真刀实枪中战斗成长的军中新秀!

这里是淮水南岸的鄝邑,既是淮夷蓼方的国都,也是东进的南路纵队夺取的第一座像样城邑。

昨夜,以蓼人为核心的抵抗者们再度偷偷来袭,并趁着凌晨大雾全面猛攻。最终,这支淮夷联军还是没能得手,畏惧与己方正面交战而上船泛舟撤走了。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蓼方,是淮水支流决水流域的最大土著方国,又被称为飂、翏、缪或廖。(备注:蓼方在今河南固始县境内。)

蓼人,是一个世系甚为古老的族群,自陈为高阳氏的苗裔,也就是古帝颛顼统治下的联盟部落之一。他们的始祖飂叔安是比帝尧和帝舜更为遥远的人物!而飂叔安的后人董父因擅长养龙在帝舜时被赐姓为董,号曰“豢龙氏”。

从这点来看,蓼人的渊源与祝融氏大有干系,算是董姓豢龙氏的同族,和淮浦霸主徐人也是同根同源!

这个南土望族可谓相当兴旺!以至于他们在纵横千里的桐柏山及大别山附近拥有三处家园领地,互不相连又个个是肥沃的好地方。

桐柏山西侧的大平原上,沘水之滨,是人称西蓼的飂邦,几年前随邓侯一起归顺了姬周王国。而在大别山东南的平原上,还有一个缪方,与巢湖流域的南巢国距离不是很远。(备注:飂邦,在南阳唐河县境内;缪方,在安徽桐城--庐江一带。)

鲁侯姬旦一声令下,大军从祭侯姬鲜镇守的新邑出发,兵分两路向着淮夷族群盘根错节的化外之域挺进。

毕侯姬高负责略定淮水北岸地区,以毕师为主力,配属以应侯国和畴邦的兵马。而鲁侯姬旦和大将军南宫括指挥五千之众按计划南下桐柏山,再顺着淮水南岸向东扫荡。

南路纵队抵达淮上,江、道、罗、弦、光、黄等酋邦纷纷正确站队,只有息人不肯诚心拥戴。息君家族与商王庭的渊源颇深,既是亲密的姻族关系,从前还有息人贵胄在北蒙王庭做过朝中大臣。

不过,王师轻松拿下了鄎邑,息邦的抵触不过是螳臂当车。

然而,向东越过了黄人的领地之后,大军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