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87章 荆蛮之属(下)

第87章 荆蛮之属(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旦,看来我也须调整之前对付荆蛮的思路。无怪乎先贤祭出了祝融化蛮这一策略的。”

“相信括父能做到恩威并施的!”姬旦微笑着回答南宫括。

南宫括开朗笑道:“和苗人做生意这一招看来会很管用!经济上的往来化解传统敌意,我之前可是疏忽了。”

“括父,旦至今都记得您当年对我的教诲:最坚固的友谊,往往诞生于最危险的地方。于彼此的猜忌中,通过经济与贸易的示好往来营造相互的依靠和支持,友谊的小船或许便能就此扬帆远航……共赢的合作与发展,总是胜过冲突与斗争才勉强换来的单方面利益。我把您教我的袍泽之间的生死相托引申到了经济活动的互利互惠。”姬旦和南宫括在一起谈心从来没有压力。

“嗯~,这种友谊现在看来也会很坚定的!”

其实,在用武力压服荆蛮的同时,予以适度的怀柔羁縻,原本便出自大将军南宫括的建议。

鲁侯姬旦在这点上与南宫括是一拍即合。

毕竟,神州霸权之争的主角自黄帝时代就是华夏系和东夷系,而南土的苗蛮系族裔自神农氏衰落后一直是在打酱油。

王庭的既定战略是东进,力争将宜居又富饶的青徐二州盘入版图,安定人口众多的东夷之族。而荆扬大地的苗蛮和扬粤可谓是鞭长莫及,反过来他们也并未对姬周的王权构成威胁。

商朝中后期,倒是经常会对荆州土著大打出手。

在商族看来,“居国南乡”的荆蛮之众必须要用武力荡平和制伏!

除了计较当年有一些夏王朝残余势力南下,担忧他们死灰复燃之外,商王庭的核心意图是为了得到荆扬之地盛产的南金,最好是彻底将荆州铜绿山和扬州虎方的金矿山直接据为己有。

出于对金料的无度需求与贪心,强盛的商族才以大欺小,商军的战车直抵江汉,在汉阳平川的西侧建立了王族子弟的封国邓方,在东翼的江汉会合处修建了盘龙城,将多个商系部族整体南迁此间,予以镇守。

而且,商人还将触角深入到了大江的南岸,于分隔洞庭与彭蠡的苗疆天岳大山的西北侧建立了势力据点。

周王庭与过去商王庭的战略目标大不相同,人力条件也不一样。

在姬旦看来,南金可以通过贸易手段获得,以利诱人总比靠武力压服和盘剥更为智慧。事实上商人于盘龙城聚敛的南金,主要也是大江南岸的苗人或扬粤商贾们为了贸易之利而主动送上门来的。

王朝革替,人心未定,制伏大反叛的东夷势力才是当务之急!

根本性的办法是以军事胜利将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辽阔异己地域纳入王国的有效统治范围。而相比较而言危害性弱、距离遥远、社会发展滞后的荆州与扬州,适合从长计议。来日方长,商族也是到了武丁王之世才大举深入南荆的。

再者,姬旦很清楚己方的长处与短板。

现有的人力资源,无法支持王国向北方的冀兖、东方的青徐和南方的荆扬全面扩张!只能保证重点。

之前兄长武王同样是因为对己方的态势与力量持有冷静清晰的认识,才在相关策略上临深履薄。

针对南土有所部署,命令大将南宫括带领少部分西土精英深入汉上并建立封国,属于势在必行之举!但是,却无法投入充沛的本钱,不得不借重了豫州归顺的郧人、赖人等的力量。

所幸的是,不负众望的南宫将军干得很漂亮!

最初的设想是越过外方山,在熊耳、外方和桐柏三山抱合的平原地带建立桥头堡,警戒归降的商系邓侯方国和土著势力。

而南宫括却更富战略眼光和魄力,让己家受封的曾侯国落定于东南方向的桐柏山与内方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包括附属的郧、赖等也立国配置于关键位置。

这一调整,不仅是向东南推进深入了超过三百里,更是彻底控制了两山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