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桃花雪晴 > 第121章 封齐迁鲁(上)

第121章 封齐迁鲁(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着泱泱北海的浩荡气象,姜子牙思绪竟被牵回到了逝去已久的往昔。

渭水,磻溪,也是孟夏时节。

隐居岐下垂钓于那里的自己,等到了励精图治的周侯姬昌。

然后,顷盖如故。

姬昌正式称王,拜自己为岐周王国的“军师”,一众后生小子们皆尊呼自己为“师尚父”。

周人的王业蒸蒸日上,东征西讨,自己助文王威名远扬,三州诸侯纷纷朝于西岐。

老伙伴文王登遐宾天,女婿姬发继承了父祖的遗志,推翻了人神共愤的暴虐商受。

孺子诵年幼,周公旦摄政,自己不顾年老体迈再度率军从征,最终一路来到了青州的天涯海角。

回首细数,不知不觉间已经十六个春秋过去了。

受封于斯土,建立了齐国,新的一页开启了。

姜子牙以为:应该放手由年轻一代来把握自家封疆的未来!世界是属于年青人的!

齐国的地理环境、战略位置和物产都够出色。

海岱之间的天地足够广阔!

漯淄平原,因东夷土著的累世开发而堪称富饶的桑田沃土!

纵然是相对荒芜的滨海地带,也有渔盐之利支持富国强兵。

更重要的是,召公姬奭不辞艰辛从镐京来到营丘劳军,当众宣布了王庭授权的特殊尊荣册命: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太公及君家实得征之。”

方伯之尊!而且是横跨兖青二州、拥有征伐专擅大权的方伯!

煊赫之程度,犹自胜过了当初女婿姬发册命他的嫡七弟姬武的成侯国。

无棣,就是之前姜子牙挥师平定的棣国,位于济水北岸兖州地界的滨海地区。穆陵,又称“牟陵”,就是巍巍泰山的南麓,因牟夷之族而得名。

整个这片广袤的世界,齐侯家族可以随意讨伐任何被视为不臣的方国势力。

长子佗不幸在朝歌城下战死了,如今坐在齐侯位置上的是次子伋,姜子牙让国人上下还是称自己为“太公望”,他很喜欢亲爱的外孙姬诵让自己拥有的这个充满亲情温暖的新称呼。

他还将长孙也就是周王诵的表哥册命于兖州为聂人之君,以保证长子佗的香火祭祀。摄政的周公旦欣然认可,镐京那厢的正式册命也毫无问题。(备注:周初封建的聂国在今山东荏平县境内。)

除此之外,姜子牙还有封建一批从征翘楚为青州诸侯或者是齐邦附庸封君的打算。

小儿子绍肯定是少不了朱芾斯皇、紆佩金紫而世袭罔替的,除了他自己积累的不俗战功,还有当朝周王舅父的特殊身份。

眼下,季子绍在守御着营丘军营,姜子牙还没有想好该让他做季蔶氏的新君还是以后安排在更东面的潍水领地为诸侯。

麾下的程错、芮斯、姞弥这些出自西土豪门的后生们同样是功绩突出,也要保举他们担任土著夷部的新邦君,齐心协力经营好王国在青州的新疆域。

风来海上,旗幡飞扬,脚下起伏摇摆加剧,耳畔的浪涛声如隐雷。

一艘帆船从前方掉头返回,船头的小将程错高喊道:“太公,船夫说要变天起风浪啦!我们该是就地登岸还是返航具水口,请指示。”

姜子牙抬头看向天空,又看向风来的远方大海,再看到颠簸于风浪中的大小船只,吩咐侍卫尹悦回话传令道:“命令舰队全体驶向济水口登陆,然后陆行前往薄姑城。”

船队的水手们都是有经验的海边渔民,做老大的向导更是靠海谋食一辈子的老者,没理由不相信他们的判断。

而且,来自内陆的西土将士们是第一次下海,没必要冒险折了锐气。

很快,船队调整了方向,向着西北十余里外的济水入海岔口破浪前行。

未雨绸缪的姜子牙看到几十艘海舟有序航行,风浪一时半会儿并没有大作之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