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 第708章 制衡大理国

第708章 制衡大理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龙首宫中,隆兴帝皱眉端坐,身前贾琮、孟宗等诸多武勋,包括林如海、王子腾等各部的大佬,尽皆在场。

之所以召众人前来,是因为刚刚得到了丰州急报,说是党项人有汇兵的迹象,而且,据说在达拉特山口一带已经汇聚了约莫三五万兵马。

“都议一议吧。”隆兴帝缓缓说道。

片刻的沉静后,孟宗开口说道,“陛下,现在丰州一带兵马充足,不若主动开战,另外,臣以为当再遣一座神京大营前往为宜。”

“神京各大营尽皆是蜀中之战的精锐老兵,有一座大营前往,丰州局势无忧。”

隆兴帝微微颔首,却是并未说话,而是继续朝着其他人看过去。

林如海却是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以和为主,蜀地刚刚平定,朝廷倾国而战,现在兵马虽然强盛,可是粮草、军饷尽皆不充足,若是开战,朝廷恐无力负担,不如先行求稳,待到国库充裕之后再行开战为宜。”

随后,其余人也尽皆开口,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隆兴帝揉了揉眉心,“贾琮,此事你怎么看,是战是和?”

贾琮闻言说道,“陛下,实际上是战是和从来不是我们选择的,若是党项人主动开战,我们一直避战却未必是好事。”

“只是,现在朝廷经过蜀中大战,的确国库空虚、粮草不丰,勉强开战却也并不妥当。”

“以现在的局势来看,继续调兵前往倒是不必,敌众虽然不少,可是丰州的兵马也有一战之力。达拉特山口易守难攻,只要挡在这里,他们想要进入丰州一带,就只能绕过不毛之地。不过,臣依旧以为,党项人很可能在丰州虚晃一枪,真正进兵的位置,未必是在这里。”

孟宗也随之开口说道,“陛下,齐王所言有理,当多派探马查看党项人内部动静为宜。”

隆兴帝叹了口气,只能是点了点头,现在国库的状况,实在是无法支撑一场国战,只是,现在实在是风雨飘摇之际啊...

“除了党项这边之外,最近广西特磨道一带也传来消息,说是大理国诸部并不稳定。”

贾琮闻言,不由挑了挑眉,之前得到消息,那位可是去了鄯阐府,难道是那位说服了大理国?

“贾琮,你刚刚平定蜀地归来,对于那一带比较熟悉,若是大理真的有动兵之举,你觉得我们是否要继续动兵?”隆兴帝问道。

说起这大理国,实际上传承久远,在中原李唐王朝初期,那一代有六个小国,被称之为六诏,六诏之一的蒙舍诏位于最南端,距离中原最为遥远,因此,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中原大唐王朝的支持,逐渐灭掉了其他几个小国自立为南诏国。

随着南诏国的成立,原本彼此交好的南诏与大唐自然而然产生了摩擦,随着矛盾加剧,终于是发生了战争。

在一次两国战争之中,一位段氏将领因为大败唐军立下大功,因此被封赏高官厚禄。

段氏传六代,至段思平,因国内混乱,因此向东部的黑爨(cuan)三十七部蛮族借兵,一举取得天下,因为当年大唐曾赐国号‘大礼’,因此定国名为大理,依旧定都羊(或阳)苴(ju)咩城。

大理国与中原之间的关系同样时近时远,甚至在大宋一朝,不乏主动请大宋册封为附属国之君主。比如段正淳之子段和誉,便是极力与大宋交好,在位近四十年,也算是一代仁君。

大乾建国后,因为南疆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自然也就难以将大理纳入版图之内。

贾琮思索半晌,随后便是说道,“陛下,大理国动,暂时倒是不需要我们出兵,我们不是刚刚收复了南疆诸部,也是他们该派上用场的侍候了。”

“臣以为,只要邛部州诸部汇兵南下大理建昌府,驻兵雅砻江,就足以让大理不敢动兵。”

从邛部州向南,便是与建昌府接壤,建昌府之西为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