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1章年后

第1章年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在阜新干了两年,之后去了滨海,一干三年。夫妻俩长期两地生活,总不在一起,感情上出现了危机,成了住在一个屋里的陌生人。

两口子都能过日子,为了家和孩子拼命挣钱,可就没了那个激情。

女人结婚有了孩子之后,精力全放在了孩子身上,老公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了。

林燕是个强势女人,有性格,脾气倔,能吃苦,有开创精神。用流行话说就是女汉子。老谭长年在外,她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儿子教育的乖巧懂事,对一个女人来说够厉害的。

这些年林燕不容易,家里没个男人不行,遇到点啥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尤其是孩子感冒发烧,心里那个焦急劲儿就别提了,恨不得老谭马上回来才好。

但是没办法,谁叫日子困难呢。

老谭得在外面挣钱,没钱拿啥过日子?

谁也不愿意两地生活,这不是没办法吗。现在苦就苦点儿,等买了房子就好了,都喘口气,说啥也不让老谭去外地了。

老谭在外地工作,每年能回来一趟不错了。饭店工作就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了别人马上顶上,根本不留空。

为了挣钱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也是农村出来的打工人的无奈与现实。想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首先得解决住房问题,总不能一辈子租房子住。不像城市的原居民,不用为住房发愁,如果再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几乎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对打工者来说那是羡慕嫉妒恨。

他们从农村出来的时候啥也没有,有的就是一把子力气和农村人的憨厚与朴实。要想从啥也没有做到啥都有,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难以想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体味其中的心酸。

林燕刚强,一挺就是五年。

五年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老谭站在楼口,一边抽烟一边想早上林燕上班前说的话,要他出去找个活干,儿子过两天从姥姥家回来,得交幼儿园园费了。

他当时趴在床上,心说这刚待几天,大正月十六就出去找活,还有没有王法了?当然,只能在心里说说,不能当面叫嚣,那是找着干架呢。

当了这些年厨师长,知道怎么对付。

马上从床上爬起来痛快的说:“今天出去找工作,多走几个地方,看看有好工作没。”然后又死心不改的试探,小声说:“不行就开个小饭店。”

林燕瞅也没瞅他,冷声道:“开饭店就别想了,在家把协议书好好看看,要不签字,要不就老实待着。不签字也行,但必须按着上面做。”

老谭是去年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从滨海回来的,准备回老家过年,知为回家花多少钱、怎么花俩人产生分歧,进而发生争吵。林燕一来气提出离婚,并且用两个小时的漫长时间不辞辛劳的起草了离婚协议书,毫不留情的叫老谭签字。

当时老谭在气头上,看也没看,直接无视女皇的嚣张气焰,闷头睡觉,这事也就这么地了。

其实也没啥大事,老谭母亲七十七,在老家由他五姐养着,按理说应该由他这个儿子赡养,林燕这个当儿媳妇的也没意见。可是老太太岁数大了,离不开农村,五个姐姐也不叫老谭把老妈接到城里来。

他们一家三口回五姐家过年,五姐有公公婆婆呢。老谭想给母亲三千块钱,给五姐的公公婆婆每人一千,这样好看点,也给五姐长脸。

林燕不这么想,认为给婆婆三千可以,等五姐的公婆不用给,又不是自己的公婆。

女人都这样,一说给婆家拿钱就心疼胆疼的,给自己娘家拿多少都行,还唯恐不够。

林燕在家是老大,身下有两个弟弟。大弟结婚几乎都是林燕拿的钱,小弟从初中开始就是林燕供着,现在大学毕业找工作还是林燕拿钱,老谭虽然不说,但心里有数。

俩人处对象的时候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