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34章 来到内蒙

第34章 来到内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客房按快捷酒店的标准整就行,现在工程部做上下水和卫生间呢,门也订完了,过几天到。酒店按着中高档设计,主要是接待用,总公司领导来,接待旗里和市里的领导。散客不可能来,咱们这离街里远,除非是图肃静。”

老谭问:“是咱们自己装修还是公司工程队干?”

袁姐说:“公司有专门装修的,他们负责。”

“准备多长时间完事?”老谭问。

“十月中旬在跑马场开那达慕,九月底必须开业。”袁姐说。

老谭想了想说:“三个月时间也够,就看工程队进度啥样了,公司内部的难说,他们都按着正常点上下班,不像个人的为了赚钱加班加点。”

袁姐说:“这没事,要是耽误事我找大领导去。”

老谭说:“行,我先做下预算。”

“预算可以多做出点儿,别到时候钱不够半道要钱,麻烦。谭老弟,你住三楼,已经收拾出一个房间了,我也住三楼。”

“好。”

老谭在这里住了下来,开始做整体预算。

先说一下住的环境,条件不错,单独一个房间,有独立卫生间和一个办公桌,电脑也配上了。吃饭在园区食堂,跟办公室人员一起吃。

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太偏僻,离甘旗卡街里有两公里,前面除了国道啥也没有。左右两边离得最近的村子也在六里地开外。

既偏僻又肃静,整个三楼只住三个人,他、袁姐,还有一个食堂的服务员。晚上过了六点园区下班,除了大门口保安室有个打更的外一个人都没有,整个园区陷入一片死寂。

说实话比农村还农村,农村到了晚上家家掌灯有着烟火气息,这里根本没有,还时不时的从四周的大野地里传来几声夜猫子的叫声,听着渗人。

第一天刚来,老谭啥也没做,吃过晚饭后给林燕打个电话报了平安,在园区外溜达一会儿,袁姐没在三楼住,说是公司内有几个同事聚会,去街里了。食堂服务员三十多岁,库伦旗过来的,老公是个小包工头,在街里承包了一个小区的绿化,她经人介绍过来的。

她跟老谭说园区这以前是个坟场,两年前建的时候政府动员老百姓迁坟,给了不少补偿款,最少的都五千元。老谭有点奇怪,有最少的就有最多的,这坟还分三六九等咋地?服务员笑了,说有的是祖坟,好几代都在这里,自然多些,有的是单独一个,就少些。还有很多无主的,把人骨头挖出来装进小箱,统一找了阴阳先生安排,集中埋在园区后面的野地了。

老谭心说这地方倒是阴气重些,就看金星铜业的阳气旺不旺了。

花了三天时间做完整体预算,袁姐拿着到厂内找领导汇报。

老谭没啥事,溜达着到街里转转。

来到最繁华的大街,有两个大型商场,四家比较大的饭店,其中一家是内蒙地区的连锁企业,叫浩翔餐饮,看规模应该是街里最大的,有三千平,带客房。

商场和大城市没啥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语言,这里蒙族人多,大部分都说蒙语,尤其是卖货的服务员,不但说蒙语,还穿着蒙族服装,吸人眼球。

在这里汉族人和蒙族人很好区分,看着脸色发黄,脸蛋上带着几根血丝的几乎都是蒙族人,脸白的大部分是汉族人。

过了商场往前走是个转盘广场,转圈的长条凳上做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安静的享受着阳光的抚摸。年轻人少些,一些孩子撒欢的跑着,不是传来爷爷奶奶的喊声。

广场西侧一个比较大的特产店很打眼儿,门口摆着一个马鞍子和一把马头琴,老谭觉着新奇,走了过去。在门口看了几眼马鞍子,店门从里面推开,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招呼老谭,意思是想买啥进店里看,里面的东西全。

进到店里,里面的东西很多,有马鞍子、马鞭、马笼头、马笼头配饰,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