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59章研究菜品

第59章研究菜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吃西红柿、毛豆、山楂。

在预防未老先衰上女人多吃点好,比美容产品管事,食补总比药补强,它是从里往外滋补,治根本。

又经过几次制作,完善之后交给华清负责,规定每天中午饭口前做出六个,晚上十个,卖完拉倒,想吃提前预定,属于饥饿营销。

小炒黄牛肉也由华清负责,黄牛肉、调料、辅料都从原产地长沙发货,炒出来原汁原味,是别人家饭店没法比的。

农家炒干菜不用说了,老谭五年前研发的,东方美食特别报道过一次,现在已经成了东北土菜的代表菜。

阿巧当家小笨鸡是新研发的,灵感来源于最近省城卖的火爆的小胡同炒鸡,老谭去吃过两次,感觉味道很好。吃的时候想起甘旗卡当地人养的一种草原红公鸡来,这鸡的特点是成长期短,鸡冠子大,肉质细嫩,有笨鸡口感,熟得快,滋味足。

如果把这鸡用小胡同炒鸡的做法做,加上小土豆同时焖,味道一定好。想到做到,给吴主任打电话叫他给弄两只过来。

吴主任二话没说用长途客车给送过来五只,并且都是活的。

第一次试制不太成功,有些油大,口感没上去。李万山、老冯、华清他们尝了说很好,但是老谭感觉不行,没达到想要的效果。

华清提了个建议,说小土豆吃油率不高,换成黄麻子土豆效果能好些。于是把小土豆换成黄麻子进行试做,效果确实比之前好,但还是不够。

郁闷之下老谭又去尝了小胡同炒鸡,王红也跟去了。

王红第一次吃小胡同炒鸡,吃完之后说:“老谭,我感觉你做的比这个好吃。”

老谭也承认自己做的比小胡同炒鸡好,但是还达不到吃上一口就想吃第二口的程度,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叫特色,要不然只是好吃而已。

他说:“还不行,感觉差点啥。”

王红无意的说:“我在家炖鸡喜欢加点鲜香菇,乐意吃那个味儿,尤其是把鸡汤味都炖进去,吃香菇赶吃肉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谭眼前一亮,心说自己咋没想到呢。

回去之后进行第三次试制。

选一砂锅,直接上火炝锅,下入鸡块煸炒,待鸡块收紧后落入料酒、酱油、十三香、少许蚝油、糖色,加入老汤、两个川椒、洗好的香菇和切好的黄麻子土豆块,盖上砂锅盖中火焖十分钟。

掀开砂锅盖,香气扑鼻。鸡肉块金黄灿灿,香菇黑亮饱满,土豆块黄中带沙,上面带着诱人的油花,汤汁仅留锅底,滋滋作响,诱人食欲。

看到这个菜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恨不得马上吃一口才过瘾。

当家菜就这样诞生了!

不用别人说,老谭自己都感觉这菜一定火。

当然,这菜和鱼头一样,也是限量的。

凉菜八道,小菜八个。

八道主凉菜以拌菜为主,只有一道熏味——猪蹄。没上太多熏酱菜,贪多嚼不烂,好东西有一个就够。凉菜主要是配合热菜和饺子。

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饺子虽然是主食,也当半拉儿菜用,人们进饭店吃饺子,大部分情况是两盘饺子一盘菜,再来个小拌菜就可以了。凉菜不能整的太多,饺子大部分是肉馅的,人们吃饺子就想吃点小菜,所以小菜多点没毛病,正合适。

老谭把八个小菜设计成客人自选模式,都提前做好装盘,放在展档冰柜里,客人喜欢哪个拿哪个,既方便了客人,又提升了上菜速度。

拌菜精致,小菜可口,猪蹄桌桌有。

这是老谭对凉菜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凉菜师傅,姓方,叫方建军,四十岁。人比较老实,不爱说话,离婚了,有个女在老家上高中,爷爷奶奶照顾。

手艺中规中矩,在甘旗卡的时候合作的挺好,觉着老谭不错,这回再次合作。

饺子馆,饺子是重头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