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99章 成都

第99章 成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

老街全长三百五十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游人在短短的三百五十米距离内,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叫人留恋忘返。

胡静挽着花园火锅的苏经理,一边走一边说:“这地方真好,好像到民国了。”

“嗯,锦里、宽窄巷子是来成都必到的地方,和杭州的西湖不一样,两个感觉。”苏经理说。

“苏姐,你去过西湖?”胡静问。

“去年去的,挺好。但我感觉还是咱们北陵好,肃静。”苏经理说完笑了。

苏经理在省城是和张丽一样的存在,都是比较有名的前台经理,在管理上有一套。当然,这指的是社会酒楼,和那些大型宾馆不能一起比较,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川坝子火锅经理曹涛,和胡静与苏经理相差十来岁,很显然三人唠不到一起去,她和三民饭店的小老板黄宇航走在一起。

黄航宇,二十四岁,刚大学毕业,现在自家饭店学管理。他妈妈是董事长,和徐总要好,这次带他出来考察主要是让他见见世面,看看餐饮界的发展现状。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能唠到一起去。

剩下的是徐总他们老板一级的,走在队伍最前面,有说有笑的。

四个老板中花园火锅的宋总年纪最大,做的也最好,身价过亿,属于大哥。其次是川坝子的张总,目前经营着三家店,年营业额在六千万以上,不容小觑。然后是三民饭店李总,虽是女士,但每年五千万的营业额在那摆着,一般人比不了。

岁数最小,规模最小的是徐总,四人中他是小弟。

“晚上就在这吃吧,连带看看变脸表演。”老大哥宋总提议。

川坝子张总说:“行呀,就在这呗。”

李总和徐总都表示同意。

因为晚上有欢迎会,全国各地来考察的饭店都得派一个代表参加,四个老板就把相跟着的厨师长、经理打发回去,包括李总儿子黄宇航这个小老板。

晚上的欢迎会在所住的宾馆举行。

老谭睡醒一觉后被胡静的电话叫醒,洗把脸,便和胡静、同屋的王厨一起来到宴会大厅。

大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都是参加这次考察的全国各地知名饭店的老板、经理、厨师长,还有东方美食的组织人员,以及成都餐饮协会的知名人士。

就目前来说,在全国餐饮界东方美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最大的。组织的KTP考察团被全国餐饮人接受,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当地餐饮人的热烈欢迎,很多餐饮界的知名人士都会亲临现场。

可以这么说,每次KTP考察都是餐饮界的一次盛会。

全国各地的餐饮人聚在一起,实地考察互相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当下流行的菜品,打破了菜系之间的隔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每次考察结束,参加的人都能学到不少东西,交到朋友,整合了资源,拓展了人脉,真正是祖国处处有亲人。

出席此次欢迎会的有川菜大师陈松如的徒弟。陈松如大师和老谭的师爷一辈人,同属国宝级人物。并且亲帅弟子到新加坡进行川菜表演,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与认可。郭沫若曾说陈老的菜出神入化,是真正地道的川辣子。

陈老一生都在为川菜奋斗,着有《经典川菜160例》一书,里面全方位的介绍了川菜的发源、发展,以及闻名于世的经典。

老人家带出不少好徒弟,徒弟现在也到了花甲之年,提起一个来都是赫赫有名的川菜大师,叫人肃然起敬。

陈松如大师徒弟李老讲完话后大家给与热烈掌声。

三民饭店小老板黄宇航挨着老谭坐着,不由的问:“这个李老是不是川菜的总瓢把子?”

老谭说:“差不多吧。”

“谭师傅认识?”黄宇航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