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211章 深山,老喇嘛

第211章 深山,老喇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每次盘亘数日,讲经颂文,佛法论道,成了朋友。

大德很喜欢这清净之地,怎奈身兼主持之职,一时走不得。加之观音寺是他出家之地,感情深厚,也不舍。都说出家无家,四海为家,其实也有归宿。

一晃儿五年未见老喇嘛,这次趁有暇隙,便进了山。

只是这次进山感觉不同。

以前也有柏油路面,只是到了外围山口镇子就没了,现在却修过了第一重低矮山峦,通到了里面的村子。出了村子是黄土路,也比以前宽了许多,平整许多,小轿车可以通行。

黄土路上坡下梁,蜿蜒十数里,来到大山脚下。

到这里小轿车就上不了山了,人们得需步行。

以前上山路是一条险峻异常的羊肠小道,得小心谨慎的爬行,现在却宽了许多,四驱吉普可以行走,但坡度极大,依然险峻,稍有不慎就会坠入山涧,车毁人亡。

大德行至山脚平台处,这里有四台高档轿车停泊,上山路上有十几个男女在艰难的缓慢前行,很是吃力。

看来这里也被尘世中世人发现,来此敬香还愿了。

大德起步上山。

路明显是人工扩修的,全是碎石,应该被重型机械压过,不怎么硌脚。

走有半个小时,来到平缓处,路面宽了许多,靠山崖那停着一台钩机,并且上方不远处还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钩机旁是个已经修好小亭子,先前上山的十几个男女正坐在里面休息,看到大德都热情的打招呼,大德双手合十回礼,也没休息,继续往前走。

上山难,但比以前好走多了,以前是爬,现在是走。

一小时后,大德来到半山腰,被眼前的一片庙宇惊呆了。

以前这里只是一处稍大的平台圪崂,倒也能建两三间屋舍,如今被现代化机械推平填堵,建了庙宇,青砖红瓦,很是壮观宏伟。

大德站在庙前打量半天,没有进的意思,只是看着里面少许香客烧香磕头,还有几个喇嘛在忙碌着。

往庙宇后面山上望去,更高处,是大德所去之处,也是老喇嘛清修之地,那里也建了禅院,只是没下面庙宇这么铺排,简单几间而已,那个山洞还在。

看到这番景象大德心中感慨,真是什么地方都脱不了尘世缠绕,明明一个清修之地,却也有了现代的商业气息。

大德慢行到山上老喇嘛的洞府前,有年轻喇嘛告知师父在闭关,若是行脚路过可以先到香客房暂住。大德微笑不语。洞中传来老喇嘛的佛号,转瞬,老喇嘛缓布从洞中走出。

老喇嘛引着大德来到禅院,在东首的禅房坐下,礼让沏茶。

大德问:“下边的庙是怎么回事?”

老喇嘛说:“一香客牵头建的,说来也是善缘。他本来靠打架为生,后来做了房地产,颇有钱财。前几年突然患病,四处求医无果,经人介绍来到这里。我留他在这修行半年,铺以推拿针灸,理瘀化气,驱邪扶正,好了不少。

此人也是汉子,当时正值冬日,他每日山上砍柴,担水做饭,闲暇时静读佛经,打坐修习,一来二去和佛结缘,竟有所悟,浑身病痛好了大概。不但如此,由于每天行走山中,与林为伴,吐故纳新,高血压、高血脂也没了,健壮的像个小伙子。

病好后下山,把所有房子全卖了,只留下两处家里人住的,然后带着资金和工人进山,开始修路建庙。建了四年,下面的庙才好。这里原打算也要建的,我没让,只是建了五间禅房和二十间客舍,给前来的香客住宿。”

“那些香客也是奔着到这里清修养身来的,谁叫你会治病了。”大德笑道。

“我这点医术不值一提,和医院大夫比起来差远了。主要是这里空气好、水好,适合养生,加上到了这手机没信号,断了消息,心若是静下来过一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病痛自然消除。”老喇嘛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