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221章 家里中秋话家常

第221章 家里中秋话家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吧到炕上,窝吃窝拉,你们都不省心。”

五姐对老谭说:“咱妈体格可好了,春天那会儿变天,我都感冒了,打好几天吊瓶才好。咱妈啥事没有,还给我做饭呢。一边做一边叨咕:就你们这些人还有不感冒的?没一个体格好的,都不如我这老太太。”

老谭笑,看着母亲。

母亲又掰了块月饼放进嘴里,慢慢嚼着。

秋日的阳光温暖的洒进这个温馨的农家小院,一种亲情的甜蜜和家的幸福荡漾开来。

人呐,多大有个妈,啥时候都得有个家。

周晓梅和父母、哥哥嫂子、侄子侄女、还有宝贝儿子一起过了八月节,随后两天啥也没干,专门陪儿子。

大半年没见到儿子,小家伙又长高了,像个小男子汉。

儿子随她,十分闯荡,总说大人话,并且懂事,像她小时候。晓梅妈说儿子在幼儿园总得小红花,并且画画好,这要是在城里给报个美术班说不定还出息呢。

周晓梅也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现实不允许——单身一个人,每天上班有点,下班不知道啥时候,咋带?

她也想在呼市买个房子,把父母接过去,可两个老人在农村住惯了,城里不习惯,再说家里还有哥哥嫂子呢,父母也离不开孙子孙女。

孩子在家她是放心的,有父母照顾,还有哥家的两个孩子做玩伴,生活得挺好。只是农村教育不比城里,作为一个妈妈更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她打算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接到呼市去,在那里上学,到时候雇个保姆。

她把这个想法和父母说了,爸爸没吱声,没吱声不代表没有想法。

妈妈说:“雇保姆是行,但最好是找个人,咋说也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

妈妈说的也是爸爸的意思,天下父母一样,不忍心看着儿女一个人过日子,何况还年轻。

这事她不是没想过,只是没碰到合适的。

女人头婚一定是为了爱情,无所顾忌。但二婚未必,尤其是带着孩子,想得多顾忌也多。

这不是说人到中年就没了爱情,其实中年人的爱情更纯粹,并且深沉。只是有了生活的阅历和拘绊,想的多一些,谨慎一些。

由于想得多和谨慎,往往内心深爱着,关切着,却不表达。

这也许是成年人的爱情现实。

当然,也有思想开放的,把爱情简单的看作是两性关系,只要俩人看着对眼,便顺从心里的情投意合,很快的住到一起。哪天看着不顺眼了再分开,潇洒自在。

我们的周晓梅,这个有着模特身材、非常气质漂亮的女人,还做不到那么潇洒,骨子里的传统道德观念让她从成了离婚女人后更加谨慎的和男人交往,有时甚至是避而远之。

对一个女人来说名声很重要,一旦放纵了自己,坏名声会伴随一辈子。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难免接触形形色色的男人,加之美貌,不乏有追求者,其中事业有成的成功者亦有之。

但周晓梅都委婉礼貌的拒绝了,因为每当有了想法的时候,可爱的儿子就会出现在眼前。

想到儿子内心是幸福的,又有着愧疚,于是就有了想法:别的男人能对孩子好吗?很明显,他们是冲着自己长相来的,如果不漂亮,不会有人注意,也不会追求。

这些人能接受自己,能接受儿子吗?他们会觉着是个累赘。

进门就当爹,省事了。这只是句玩笑话,当不得真。

一个女人带着个男孩找第二家很难,后丈夫好当,后爹难做。

话说回来,这个年龄了,男的也都大部分是离婚的,百分之八十有孩子。俩人组建家庭,将要面对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在一起的尴尬局面,一个后爹,一个后妈,难整呀。

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不能不考虑。

如果只追求自己的欢乐可能简单的多,但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