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225章 米汤味道

第225章 米汤味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咱家现在四家店,专门租个车库做粗加工,所有的青菜都是摘完洗过的,包括鱼也是收拾完的,等肉类在各个厨房加工。

每天按单子从粗加工间给各个厨房配送,师傅们使的都是净料,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王政介绍道。

接下来是面点档。面点档小些,只有煲仔档的一半,只有一种主食,也确实用不了那大地方。

挨着面点的是蒸菜档,然后是热菜档口,这是老谭主要考察的。

传统厨房是灶台一字排开,师傅们挨着炒菜,每个师傅后面配一个打荷小弟和一个配菜砧板,三个人一条线。

这里不是这样的。

一共四个炒菜师傅,每人一个档口。灶台横放着,后面是操作台冰柜,师傅站在中间操作,客人直接可见,就连加什么调料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餐具放在展台上,师傅炒完菜直接装盘,然后敲下锣,服务员就跑过来端菜了。

设计的非常合理。

“看着没?”王政指着档口右上方玻璃上的照片说:“这是师傅的照片和名字,下面是他的拿手菜,每人五道,四个师傅二十道,够用。

有些老顾客吃习惯了哪个师傅炒的菜,来了都不用说,直接找这个师傅,都成朋友了。”

老谭赞许的点头,由衷的说:“别人家是服务员营销,你家是菜品营销,让菜品开口说话,好!真好!值得学习。”

“谭总夸奖了。我们打造的确实是菜品营销,谭总总结的好,一语中的,让菜品开口说话,我得记下来,讲的太好了。”王政道。

“你家不但成功打造了开放式厨房,还引领了潮流。菜品直接营销这个理念是以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老谭诚恳的给出评价,“看来我这次来对了,必须好好学习学习。”

“谭总谦虚,您是前辈,你家饺子馆做的比我们好,应该是我们和你们学习才对。”

老谭欣赏的看着王政,说:“你师父收了个好徒弟。”

随后老谭又问了几个专业性问题。

“灶台离客人这么近,噪音应该不小?”

“是,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噪音问题,当时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用电磁灶,一个是用低噪音灶台。电磁灶是没噪音,但成本高,耗电量大,电业局不给增容,就是买了也用不了。

没办法,我师父只好找厨房设备厂谈,加了钱,他们给设计了这款节能型低噪音煤气、燃油两用灶。虽然还有噪音,但已经小多了,几乎不影响客人就餐。”

王政说完叫一位师傅点着炉眼,把火力开到最大,并且不上煸锅。灶台传出来的“嗡嗡”声确实不大,站在外面完全可以接受。这是没上煸锅的效果,把煸锅放到炉眼上声音又小不少,几乎没什么影响。

“一组灶台多少钱?”老谭问。

“当初贵,因为是给我们家单独设计的,五千一组。现在便宜了,挺多饭店都在用,批量生产,三千一组。”王政回道。

“你家这排风设计的也合理,油烟不四溢,客人也闻不到。”

“呵呵,不瞒您说,设计排风的时候老费劲儿了。四组灶台都是单独的,还靠前,不像过去厨房那样靠着墙连在一起,做一组风罩,安个大动力风柜就能行。

四组灶台四个风罩,都单独安风柜不现实,安风机的话倒是行,但也不能在墙上捅四个窟窿。还有油烟净化器呢,也不能安四个。”

“最后怎么解决的?”老谭问。

“安装排风的也解决不了,最后找专业人员设计的。其实也简单,四组灶台风罩上的集烟箱稍微长点,在往外出的位置那变成一个大集烟箱,安一个悬挂式五点零风柜。

烟道出了厨房往楼上爬,我家这是六楼,楼顶是七点零风柜,风柜前是净化器,全都做的静音。整套排风全下来是二十万,造价不低。”王政说。

“嗯,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