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以睿士之铭 > 第58章 上兵不伐谋

第58章 上兵不伐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合格的对手,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不应过于重视谋略,而是真正实力的抗衡。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给它来个地道战、麻雀战等等,随后敌人就来个大扫荡,谁也占不到便宜,所以谋略要适可而止,上兵不伐谋,”肖楚河对在场的全体军官讲授道。

“肖将军,你的意思是我们地球人与Tech星球之间,必有一战?”一名指挥官问。

“目前敌我双方都在互相博弈,大数据互相渗透,能战方能止战,但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星际空间的主题,”肖楚河对这名指挥官说道。

“说得好,”现场军官纷纷表示赞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或许是肖楚河在军旅生涯中最后的一次讲话,厂里的事务随着股东们的步步逼近,盈余极少,基于经验和风险的考虑,他已决定放权让成旭去管理,自己两袖清风退位。

且说,过去的二年,由成旭掌控的磁化水厂相对来说运营平稳,不得不说他那一套人际关系准则起作用了,他可以带来利益方面的均衡,天生和后天努力之下的结果,是位高管的料。

A计划,文征明从他这里也学到了一些偏激的思维逻辑,他率队连连攻克难关,终于获得突破,空天防御体系得以实现,整个计划进展顺利。

说起这个谋略,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谋士们也可以说强中更有强中手。

其中,诸葛亮论战略、谋略当数排行榜第一,最后却在上方谷那场战役中,不禁感叹道:“天助尔曹,不助我。”

人有千算,天只有一算,所以古代论战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在诸葛亮一生的北伐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除了五虎上将,几乎少有可用之才;而曹操兵多将广,利益方面的赏罚分明,自然吸引了众多将才,这也是后世人尊他为″曹老板”的原因。

诸葛亮的刚愎自用,使自己错失了很多良机。比如魏延曾提出,给我5000精兵,可杀入许昌城中,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放权他人,这使他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肖楚河善于用人,可在小陈率队打进敌飞船中相得益彰。

当然,肖楚河并非诸葛亮,他认为自己的认知框架上,善于倾听不同的见解,识人、用人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准则。

但是他忽略了人际关系微妙性,强者总是想主宰一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向强者示弱,并非自己真的弱,而是一种暂时的委屈求全策略。

冯海,凭借市面上强大的资本,他不可能让他这么顺利地做大自我,而是两面夹击中,让他措手不及。

肖楚河主导的企业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上兵不伐谋”,可以一分为二来看问题,如果一个弱小者与强者对抗,以卵击石,无疑是自取灭亡,所以弱者首先是生存,活下去,在斗争不断地壮大自己,这过程要付出比强者更多代价,这就是弱者战胜强者的谋略。

等到自己强大了,强强对抗,往往就是决战,水火不相容,在强大的实力面前,谋略或许可一时得逞,但总会有人比你更聪明,可见″谋略”并非长期主义战略。

何况,这几年来地球的科技力量虽已不断地进步,但是Tech星球在原来的基础也在不断地突破,仅仅防御或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如若他们现在就举兵来犯,该如何应对?!这是肖楚河在思考的问题,他假装“下野”,私下却和战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们商讨相关事项......

“成旭,星际空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在斗争中学会进步的,如若每个人或者地球上每一个群体都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在自我消亡,谈何来进步?!不敢突破条条框框,就如同慢性自杀,以后的斗争就靠你了!我将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肖楚河对接手人成旭语重心长激励道。

“我明白你的苦心,我一定不会让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