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太上皇 > 第354章 唯此,方可掌握经济命脉

第354章 唯此,方可掌握经济命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加赋,是不可能加的。”

楚逸就好似看透了吕儒晦心中所想,缓缓道:“现我百姓疾苦,各地皆民不聊生,这个时候加赋,那必然会生出大乱子。”

提升税收,这种办法楚逸不是没想过。

百姓的身上,确实榨不出多少油水,也不能对他们下首,但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却是一个很好的下手对象。

天灾四起,百姓生活艰难,但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可是没少趁此时机大发国难财,日子过的无比滋润。

不过,楚逸更是清楚,这已涉及到了天下的根本,氏族。

眼下还没到对那些氏族动手的时候,所以楚逸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割舍。

“本皇打算以治粟内史府主事,由朝廷出资,在全国各郡开设钱庄,吸引商人、氏族、地主、百姓将多余的影子,存到钱庄当中。”

“届时,钱庄内将会拥有一笔庞大到惊人的现金流动,待朝廷掌握了这些银子以后,可以做多少事情?”

见楚逸如此说,吕儒晦那古井无波的老脸上,也不受控制的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能让天塌不惊的吕儒晦都如此,可见楚逸这一番话,对这个时代的人有着多大的冲击。

吕儒晦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朝廷与钱庄联系起来。

在他看来,朝廷去做生意,而且还是开设钱庄,这根本就是不可理喻!

“太上皇。”

吕儒晦神情严肃的拱手道:“朝廷辅帝王以国事,治理天下、教化万民,此乃士之核心所在,岂能行那经商一事?”

“士农工商,士为尊,商则贱。”

“黄白之物,历来便是士子最为鄙夷唾弃之物,国库空虚确要想办法解决,但也不能因此而自贬了身份。”

“否则!天下世人将如何看我朝廷?”

说着,吕儒晦深深一拜:“还请太上皇收回成命,否则此事一经传出,怕朝廷将颜面无存,声誉尽毁!”

见吕儒晦反应如此激烈,楚逸的面色也逐渐冰冷下来。

“士尊而商轻?”楚逸冷笑一声:“本皇到是想问问左相。”

“今我大夏遍布全国的所谓权贵,氏族之后,往上数个几百年,一个个算到第一代发迹的老祖宗,又都是什么身份?”

不等吕儒晦开口,楚逸便自顾自的说道:“先说本皇的祖先,我大夏开国太宗皇帝!”

“算下来,太宗不也是贫民出身,早期做过乞丐,后落草为寇,难道不是最低贱的出身吗?”

“开国之初,为奖励我大夏的开国元勋,太宗厚赏群臣,封了多名彻候。”

“那些彻候又都是什么出身?”

“陈侯当初乃一更夫,孙侯当初不过一过街小贩,便是位列我大夏诸侯第一的徐侯,最初的时候,不也就是一个江湖方士?”

“以左相之见,是本皇的文治武功能堪比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还是左相的治世之才,可比我大夏当初第一任丞相徐侯?”

早就料到吕儒晦不会那么容易答应,所以楚逸也早早的准备好了一番说辞,果然是让对方哑口无言。

毕竟,他搬来的这几座大山,实在太大了,吕儒晦根本就无从反驳。

见吕儒晦迟迟不吭声,楚逸这才继续:“所谓贵贱,无非是身居高位者,为保其自身所设。”

“在本皇看来,士农工商,乃天下之本,缺一而不可,根本就不应对此划分贵贱!”

“那些在你眼中最为卑贱的商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我大夏的物质才得以流动,北方的百姓才可以在冬季吃上瓜果蔬菜,南方的百姓也可享受北方的种种特产。”

“同时!还是因为这些商人,所以我大夏每年税收才达到勉强可堪一用的地步,否则最少都要缩减三成还不止!”

“仅此一项贡献,就比那些不知读了几年所谓的圣贤书,便自认高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