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虞姬 > 第五十六章 思过(一)

第五十六章 思过(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夜并非熟人守夜,胡亥也不大情愿让楚意再去把熟稔的几个人吵起来,便主动从袖中摸了金铢出来将人打发出去,再自顾自从白天剩下的小食中挑挑拣拣,揣在个小箩筐里,熟门熟路地摸到厨房屋后的梯子,蹭蹭几步便上到了屋顶。

楚意不如他身轻如燕,老老实实攀着梯子爬上去,无意间一抬眸,却蓦然怔愣住了。繁密璀璨的星子簇拥在墨蓝夜空上挤眉弄眼地闪烁着,耳边的蛙声蝈鸣也仿佛是它们在低吟浅唱,时不时还有一穗流银沿着天边滑落。

“这样美的夜空,我也许久未曾见过了。”楚意一面喜不自胜地贪看,一面摸到胡亥身边抱着膝盖坐下。

胡亥将手里的甜荞饼掰一半分给她,也跟着释然仰头,“我从前,总是饿肚子。”楚意啃着甜荞饼,默默转眼瞧着他,听他的低磁的嗓音沉沉散进风里,飘到天上去。“阿嬷是我三岁以后才来照顾我的,那时她虽举家入秦,半数家卫充入秦军,却仍为陛下疑忌,便将她抛进了光明台这个死地。那年荆轲刺秦事败,他忙着征讨燕国,胡姬苛责光明台这种事,也不知他究竟是否听说。那段日子,我和巴夫人时常食不果腹,连口干净的水都是奢求。是阿嬷想尽法子,接雨水、煮树皮,才将我喂活的。直到王翦、辛胜二将于易水大败北燕,凯旋之日,陛下下令封赏后宫,不然我恐怕就要死在那个冬天了。”

意耐心听他说完,心里大为触动,“这样的日子我也过过。九岁那年,秦国的王翦蒙武两位将军攻入寿春城,掳走楚王负刍,楚朝中一片混乱,死的死,逃的逃。我随父母兄姊躲在地窖中,等待着项燕将军迎昌平君归来。那阵子兵荒马乱的,我阿爹前半生又是个空有两袖正气的清官儿,家中多余的粮食全都被他分去救济百姓了。我家那破落地窖,根本撑不住我们一家四口三天,三天过后,便靠着我阿爹和兄长冒着被巡城士兵发现,就地正法的危险去到地上摸点残羹剩饭,到后来残羹剩饭也没有了,堂堂楚国三氏大家,堂堂两朝肱骨之臣,就只能啃草根捡树皮来苟且偷生。”

“那年昌平君叛离秦国,遭到他愤恨追杀,一路颠沛流离终是回到楚国,于淮南匆匆被拥护为新君。”胡亥对秦楚那段殊死之争颇有印象,隧道,“两军匆匆兵戎相见,楚军不敌秦师,一败涂地。”

“项燕将军知大势已去,恨自己守不住这家国疆土,自尽于阵前。昌平君为项家庇佑,诈死退回寿春,不幸被占领寿春的秦军发觉。危难之际,昌平君选择将王剑太阿与楚国虎符分别交付我阿爹和项伯父。”楚意的神情黯淡所至藏就几分永远无法释怀的悲伤,“待我们拼死杀出寿春后,回头便看到昌平君他一把火点燃了寿春楚宫,漫天的红烧烫了所有侥幸逃出的人的眼睛。”

胡亥中肯地点头,“昌平君,实乃忠肝义胆之国士矣。可惜这一把火,陛下不会让它烧在史书里。”

“这一把火烧尽了楚人被秦军践踏的懦弱,烧尽了楚国王室飘摇半世的屈辱。”楚意自我开解地大大地伸了个懒腰,饮了一口胡亥带上来的凉茶,“可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当属那段啃树皮草

根的黑暗日子,我还差一点因为哭闹的动静将巡逻的秦军召过来。但抱着我的阿娘非但没有训斥我,反而告诉我;‘哭泣是最无用的,哭不来干粮,哭不来援军’。”

她顿了顿,方又撑头苦笑着,“从那以后,我便不常哭了,便是二老撒手人寰,我也愣是没落下一滴眼泪,所有人都说我冷血,说我没心肝儿,可是只有我知道,即使我如何哭闹发疯,他们都再回不来,唤我一声‘乖阿囡’了。”

胡亥静默半晌,破天荒地吐出两字安慰,“节哀。”

“节甚么哀?”楚意肆意强撑着一张笑脸,苦涩与欢喜掺半,狰狞而柔弱,“公子,我们尽早去雍宫罢。早一日查出巴夫人和先考先妣的死因,揪出凶手,挫骨扬灰,将这血海深仇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