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虞姬 > 第六十九章 天阴(二)

第六十九章 天阴(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再取出面团时,其上已经有了一圈内壁刻纹的印记。

对着烛光,却是半句诗谣——隰有荷华。既无前言,更无后语,让楚意摸不着头脑,犹疑不确,“‘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我仿佛是在郑夫人的寿宴上,听陛下与夫人也说起过。”

“宫中人都说,陛下与郑夫人是因郑地歌谣《山有扶苏》结缘,一度是后宫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只是……”王簌的眼神也似乎有些犹豫,终于定了神接着道,“既然楚意已与我坦诚相见,有一些事我瞒着谁也不能再瞒着你了。”

而这也是她嫁入帝家却一直不常出入宫的原因。

在王簌十二岁时,祖父王翦老当益壮,依旧领兵出征,替秦王挥师北上,父亲和兄长都随其披挂上阵。家中留下一大家子女眷,上至祖母,下至她襁褓中的侄儿,黄发垂髫。时逢雍城外祖家有老人过世,兄长不在,于是母亲特地向秦王请旨,带她回雍城追悼。

外祖家的宅院距离宫不远,家中又有相熟的表兄在离宫谋职。那日夜里趁着母亲与外祖母在房中说话,她偷偷溜出来,央着要去上夜的表兄也带她去离宫看看。表兄也是胆大之徒,竟真的领着她混进了离宫宫门内。

离宫自赵太后伏诛后,便被秦王下令封锁。宫苑萧索,除了王簌表兄手下的侍卫把守,连个打扫的人都没有。那时的王簌年少无知,更不知敬畏鬼神,趁着表兄不注意,独自一人溜进了庞大幽暗的离宫里闲逛。不知不觉迷

了路,惊惶无措间,无意地闯进来一间无名宫室。

“所有殿阁楼台的院门几乎都是锁着的,唯有那里院门虚掩,还有明晃晃的灯光从缝中泄出。我那时当真吓坏了,只想赶紧找个人问问出去的路。你猜,我在里面看见了谁?”王簌放在膝上的双手轻轻攥着,顿了顿,缓缓吐露,“是陛下。”

她四岁就被秦王定给了扶苏未来为妻,很小的时候便多次见过秦王,根本不可能认错。她只见秦王连个随侍内监都没带,孤身立在无名大殿之中,望着壁上一副画像喃喃自语,手边,竟是一副金棺。

王簌道,“我当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躲在殿外柱子后面,也不敢仔细去听他在说甚么,直等到他离开之后,方才好奇地走进去一探究竟。原来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女子舞剑图,当时我只以为画上的女子眉目明丽,画边所题却与意境不搭,正是那一首《山有扶苏》。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就被表兄带人寻到,带回了外祖家,挨了母亲好一顿责罚。直到一个月后,我随母亲入宫拜见郑夫人与公子,第一眼见到郑夫人时,险些被吓丢了魂。她竟和那画上的美人生得一模一样!”

楚意浑身一凛,立刻会意,“我在宫中虽时日不久,郑夫人一直都是一派端方典雅,仪态万千,可从未听说她还会舞刀弄枪呢。”

“我出嫁后也曾暗中命人在宫里查访郑夫人和那画中人的联系,可宫中档案全都像被人从中抹去了一段,总有一段时间的记档是缺失的。那时我正怀着子檐却没有死心,便又说外祖母想念,回雍城省亲,寻机偷偷潜进离宫,将那未合拢的金棺掀开来看。果真是那画中的女子身着金冠华服,静静躺在里间。只是她的脸和脖颈上皆爬满了诡异的黑紫脉络,

犹如鬼煞。”王簌越说,脸色越白,却还是坚持着说完,“我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从离宫出来跌了一跤,在外祖家诞下子檐。从此我只要一看到郑夫人的脸,便会想起那棺中女子的面目,惶恐至极,便从此一直在城外别院居住,无诏不敢再入宫。”

楚意听到那一句,急急问道,“小君,你确定那黑紫脉络是从脖颈延伸至面颊么?”

王簌缓了缓,答,“没错,一直到眼角、眉梢还有额角,我不会看错。”

楚意若有所思地站起身,望着渐渐亮起来的窗外,一半是晓晨,一半是昏夜。那枚平安扣在手中有些不合体温的凉,原是屋中的炭火已经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