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团宠小奶包:疯批闺蜜是我娘亲 > 第六章 挣钱养家

第六章 挣钱养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氏和桃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作为一个八岁的小孩子鸭蛋这段时间都快闲的长草了。

于是她在自己长草之前,把从镇上买回来的绣布都绣完了。

她和桃花商量了下,准备今天去镇上找那个绣楼老板谈谈,价格合适的话就把手头的绣布都出手了换些银钱回来。

最近家里买米买面买鸡买猪买布买线的,桃花和离得的15两银子,已经花出去4两了。

最主要的是光出不进,方氏一年到头除了采桑叶的时候能得个二两银子,就再也没有其它收入了。

家里现在五个人五张嘴,光靠这每年的二两银子可不够。

所以鸭蛋和桃花今日去镇子上一是把绣布卖了换些银子,二是想在镇子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找点其它挣钱的营生。

得知两人今日要去镇上,毛娃死缠烂打的非要跟着去玩儿,平日里去逛街的话带他就带他吧,可今日是要去办正经事的,带上他还不够添乱的。

鸭蛋被毛娃吵的头都要大了,后来答应回来的时候给毛娃买两块麦芽糖,他才罢休。

最后走的时候毛娃又让鸭蛋和他拉了勾,定下小朋友之间最郑重的契约后,才让鸭蛋上了苏屠夫的牛车。

今天去镇上的人少,牛车宽敞了许多。鸭蛋靠在桃花的背上晃着两条小短腿,吃着方氏早起给她们烙的饼子。

桃花因为要减肥,所以早起喝了碗粥便不再吃了,方氏烙的饼子她也只拿了鸭蛋吃的份。

鸭蛋上下打量着桃花,肚子好像小了一圈,腿也没那么粗了,也能看见脖子了,看来挨饿减肥法还是很有作用的。

牛车晃晃悠悠的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在鸭蛋听车上婶子们讲完村里牛大爷和朱大婶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一后,车子终于停了下来。

鸭蛋听的有些意犹未尽,决定下午回镇子的时候还要和这些婶子们坐一辆车,好继续听牛大爷和朱大婶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二。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桃花和鸭蛋很快就找到了绣楼。

鸭蛋把十几块绣布从随身带的包裹里拿了出来,递给绣楼掌柜的。

绣楼掌柜一块一块的仔细检查着。

鸭蛋绣的花色彩搭配和谐,颜色过度自然,背面平整没有线头掌柜的看后很是满意,多给了鸭蛋她们50个铜钱,还让鸭蛋下次有货一定要送到她这儿来。

鸭蛋这次绣的绣品里面,有几幅是她自己随意配的图,掌柜的很是喜欢,叫她下次多绣些这种新的花样,给她加钱。

上次鸭蛋买绣布和绣线差不多花了500文,今天绣品一共卖了1700文,也就是这一个月挣了1100文,折合成银子就是一两多一点。

鸭蛋又买了一些丝线和绣布,因为想长期收鸭蛋的绣品,掌柜的便给她打了折,收了400文钱。

临出门的时候,鸭蛋瞟见绣楼的柜台上放着一块红色的盖头,上面的鸳鸯栩栩如生,不过却只绣了一半。

鸭蛋忍不住好奇心,向掌柜的打听了起来。

掌柜的摇摇头,似有些忧愁:唉,这块儿盖头是咱们镇上的首富蔡小姐的,蔡小姐这块盖头是她在京城的时候定的,不过后来她有急事回了镇上,盖头还没绣好就拿回来了,想着让镇上的绣娘接着绣完,可这块喜帕的绣工精湛,针法复杂,咱们镇上的绣娘没一个敢接的。

"蔡小姐这个盖头光针法就用了三十多种,而且用的花线也是极细的,我看这鸳鸯的眼睛,应该是把花线劈成了32份绣的,要不然不会这样灵动。"鸭蛋指着柜台上的鸳鸯,分析着它的绣法。

听完鸭蛋的话,绣楼掌柜的眼睛里顿时放出了精光,他朝鸭蛋站的地方走了过来,情绪似乎有些激动。

"小姑娘,这盖头放在我这儿一个多月了,你是第一个一眼就能看懂这副鸳鸯盖头绣法的人,你是不是能把她绣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