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少年歌行:我创立鬼谷安天下 > 第40章 中州风起

第40章 中州风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州地处北离皇朝腹地,周围与其他五个地区接壤。

其西边为益州,北边为天启,东边则是江南(多州合称),东南方向与岭南接壤,西南边则与云州相接。

中州水陆发达,是天下交通的要道,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使它具备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况且其境内富庶——它地处黄金水道的中段,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又拥有大片大片土壤肥沃的平原,是天下有名的粮仓。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中州境内世家豪族林立——为首的便如“柳家”,“段家”等等……

而有名的江湖势力也不少——诸如“武当山”,“少林寺”,“衡山派”,“嵩山派”……

众多的世家豪门,江湖势力纷纷扎根经营于中州,注定了中州境内局势复杂,龙多水深。

这些势力有时泾渭分明,互不相扰,可有时却有争斗的你死我活,总之,在这名为“江湖”的大磨盘之中,中州的各方势力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当然,还因为中州为北离腹地,与五大地区接壤,为避免多余的冲突——

中州本土各势力与其他地州势力便将中州与其他地州接壤的区域各划分出来的一小片作为各势力之间的缓冲地带——

以至于这片“缓冲带”更是鱼龙混杂,局势难测,各势力彼此之间只靠一种微妙的平衡维系着安稳。

如西边的蜀中唐门,青城山,北边的百晓堂,东边的江南霹雳堂雷家堡,岭南的老字号温家以及云州的雪月城等等,叫得上号,叫不上号的江湖势力,皆在此处有着属于自己的下属机构与底蕴。

而今天,几乎所有在中州有些底蕴的势力前后都收到了来自天启的信鸽。

在各方势力的掌舵人看了信鸽所传递来的情报之后,一些细心的人便会发现——整个中州的气氛开始不约而同的焦灼起来——

以至于让生活在这片区域本来与这“江湖”无关的普通百姓都体会到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无论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户,还是在江边打渔的渔民,亦或是在城中买卖的商贩,这些生活在中州的普通人最近都发现了些不同于往常的异象——

来中州的异乡人越来越多了,且这些人大多都是结伴而来,结伴的那些人似乎同出一门,身上又都带着刀兵,好像有些武艺。

当然,对这些异样的现象感受最为直观的,便是位于中州的各处衙门。

中州某县,县衙所在之地。

张知县此刻正处于后堂,喝着茶的同时,细细翻阅着下面人呈上来的关于关于最近民生的奏报。

可这位知县大人越翻阅那份奏报,脸色便越难看——最近的治安怎么越变越差了?

张知县治下的芸县,不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也不该像奏报之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多的口角与冲突。

芸县地处中州边境,因为那些江湖势力所搞的“缓冲带”的缘故,芸县内很少有武者闹事,平时清静的像一个世外桃源。

手下的人见县令大人发现了异常,并对此提出了疑问,便连忙向上官回答道:

“启禀大人,我县的治安这段时间以来之所以变糟,正是因为有许多不服管教的江湖人正从其他地州途经我县涌入中州。

而那些武人不服管教,为人粗鄙,又自持武力好勇斗狠,所以便使得我县的治安差了一些。

不过好在闹事的武人都是一些粗通武艺之人,我县的捕头与捕快,暂时还能将其压下。

而那些武艺高强的武者,又大多都是世家子弟或者江湖大派,似乎也不愿欺辱普通百姓,折了面子,所以有关我县的治安风险暂且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些武人究竟想干嘛?怎的会如此大规模的涌入中州,没听说有什么武林盛事要在中州的哪里举办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