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龙潭祭灵 > 第27章 周家祠堂

第27章 周家祠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闲闲打量一眼面前不达目的不休息的少女,靳东南半点不动气,反而换了一只手打伞,摸小猫小狗似的,伸手帮她理顺头顶被风吹乱的短发。

他比江一冉高出大半个头,正好放在她脑袋上歇歇手,“老刘研三没时间来,找我替补。”

“那你刚考上博,就不用学习了?”江一冉甩开脑袋上的手反问他。

靳东南张嘴正要说,一旁的老张已抢先替他回答,“小江同学,你当‘南神’是白叫的?”

“二十岁就考上博,大学以前随便跳级,整个华清大学也就他一个银了。”

听到老张的夸奖,靳东南对江一冉默默点头,神情淡然,深藏功与名。

着实叫江一冉登时语结,还真不好再追问。

按照约定的地点,江一冉,靳东南一行人和张元教授,以及另外六名同学在“周家大祠堂”碰头。

才一见面,张教授就先问起了昨晚的事。

她们院里的半夜尖叫,今天一大早就在周家村传了个遍,传到教授耳朵里时,他极为担心,第一时间就批了三个女生的假。

并表示如果实在不能坚持,提前返校也没问题。

江一冉点头应下,待寒暄完毕,师生们便随教授一同参观祠堂。

“周家大祠堂”位于周家村的村尾,坐北朝南,门前有一条如带状的小湖,与后面的北山形成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门前的石坪上还立有18支,9米高的石龙旗杆,每根杆柱上都雕有威风凛凛的蟠龙。

18支旗杆在开阔天地里直指云天,脚踏大地,记录着周家村曾经的辉煌。

张教授遥指着石龙旗杆说,“同学们,你们看,古时候科举分文武两科,所以这十八根石龙旗杆也分文武。”

“文科的顶端是笔尖,而武科顶端为刀戟,或是坐狮,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说完,他回头朝学生们的脸上扫了一眼,又走近石龙旗杆接着继续说,“你们再仔细看看杆身,上面还镌刻有姓名、官衔,以及树立石龙旗杆的年代。”

学生们听着都围在石龙旗杆前仔细观察,张教授等了一会,又带着同学们走进祠堂。

周家祠堂初建于宋朝,明朝时曾遭遇大地震,损毁殆尽,及至清朝时才在村长的带领下,与村民一同再次还原当时的模样重新修建,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仰头望着门前牌匾上金灿灿的“周氏大宗祠”五个大字,以及门口左右两边的石狮,江一冉只觉得这一切都莫名眼熟,似乎在很久以前她就来过这里。

但那也仅仅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唤不起半点与回忆有关的画面。

学生们手持着笔记本和笔记下张教授的介绍,随着他一同跨过祠堂高高的石门槛。

周家祠堂为三纵三横的布局,建筑形式以硬山为主,中路为三开间三进深的建筑群,建筑装饰精巧、堂皇富丽。

有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等名类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学生们见了都不由低声赞叹。

江一冉边看边慢慢地走在队尾,直至走到后院才停下,从斜挎包里取出望远镜,朝正厅北面的屋檐望去,那正悬挂着一块古旧的铜镜。

在家居风水中,铜镜有辟邪挡煞之用,可将邪气消除,将煞气挡在门外,以保家宅平安昌顺。

但祠堂正对的是北山,有什么邪煞需要挡呢?

江一冉举着望远镜绕着正厅走了一圈,发现只有北面的屋檐才悬挂有铜镜,其它三个方向都没有,于是她调整焦距继续观察。

只见那镜身布局外圆内方,中间刻有水纹与十二生肖,外圈为四仙女飞升图案。

水纹与十二生肖之间还刻有八个小篆文字。

正要仔细辨认篆书,身边响起了张教授的声音,“看什么呢,小江?”

“教授,我在看北面檐下的铜镜,你说他们怎么在那挂个铜镜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