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龙潭祭灵 > 第41章 龙潭祭来源

第41章 龙潭祭来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元教授笑眯眯地看着同学们畅所欲言,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才摆着手说,“同学们,其实阿,这‘坠龙’传闻历朝历代都有。”

“最早的‘坠龙故事’发生于夏王孔甲时,所谓‘天降雌雄双龙,于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封他为御龙氏。”

“之后,汉、晋、唐、宋都有史书谈过‘天降坠龙’,到了清朝,《清史稿》记录的坠龙事件就多达四次。”

“我们的文化对龙的崇拜已超出了普通文化现像,其中反映的心理非常值得文化史专家,和各位同学的研究。”

“张教授,你相信有龙吗?”

这时,有个戴眼镜男同学问。

张元教授含笑看着他,指着老廖的位置说,“这个问题阿,廖进来同学最有发言权,他的专业是水生生物学。”

老廖没想到张教授会把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抛给他,稍加思索后,他答道:“这个传闻我小时候也听说过。”

“一般来说,传闻里看到的龙指的都是蛟,或是皇带鱼,它们体型庞大,攻击力强。但是蛟只存在于神话传说《山海经》,现实并不存在。”

“而皇带鱼虽然也是通体银白,顶部有鲜红头冠,但它只生活在900米以下的深海,所以传闻就是传闻,和现实还是不符。”

“教授,你说是吧?”

老廖说完,还不忘记把‘球’踢回给张元教授。

张教授看着他呵呵地笑了笑,“同学们,话题说远了。其实‘白龙湖’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如带状,狭长而窄,湖面环绕大半个周家村,形状酷似龙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叫“吸引力法则”。我们的文化崇拜龙,潜意识接受龙,也乐于希望有龙。当然,这是一种浪漫的自我心理调节,无伤大雅。”

“那么基于‘白龙湖’,湖上就有了‘万寿桥’,毕竟龙能长寿不老嘛,桥当然也要万寿无疆。”

“在我们的民间传说里,有水的地方就有河神,有桥的地方就有镇桥兽,它们守护的是什么呢,是一方水土和泌入人心的地方文化。”

“那么,由湖和桥的文化再逐渐演变,周家村就有了‘龙潭祭’文化。”

“周家村这项祭祀风俗,在每年九月的最后一天举行。祭祀当天,各家壮丁都要聚集在‘白龙湖’边,用木棍搭建高台,称为‘龙台’,意指它是龙神的住处。”

“在‘龙台’前还要悬挂七角斗架,以酒、鱼、鸡等祭于台上,巫师登坛念经,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

“昨晚周村长跟我闲谈,他说明天早上不管下不下雨,都要准备‘龙台’,还要在‘龙潭祭’前作祭祀演练。”

“大家要是没什么事,明天都去帮忙,今天就到这里。”

见张元教授说完就要走,刚才提问的那个戴眼镜的男同学又站起来追问。

“教授,你还是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张元教授转头看他,没想到解释了半天,这名学生还是对刚才的问题耿耿于怀。

他稍作思忖回答。

“刘勇源阿,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看得太沉重了,上下五千年是流动的水,不是背在身上的山。”

“老师呢,也很难对信不信下一个具体的判断。”

“老子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以为它不存在,其实它无处不在;你以为它存在,其实你接触不到它的气场,所以我们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和一以贯之的热爱。”

“是这样……”那男同学喃喃地低头思索,但很快他又抬头问,“可是教授……呃,教授呢?”

此时,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地往住处走,坐在最后面的江一冉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刘勇源,你知道黄河巨物吗?”

“你知道为什么每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傻子吗,因为他们都有自已的天命,知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