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玛丽苏和金手指和三国 > 137. 第八章 徐庶的误解

137. 第八章 徐庶的误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上落了小雪。

乍暖还寒, 街头巷尾有那等媳妇心思不仔细,忘记为夫君添一件衣服的,傍晚时家里便少不得一碗姜汤。

除却姜汤之外, 这几日用以佐餐的还有一道话题,便是丞相的身体状况了。

对于兴的炎汉朝廷来说, 从未央宫中的天子到田间门的庶民, 似乎从来无人思考过,若诸葛亮死了, 这个国家究竟前路如何。

十几年前, 川蜀之地迎来刘备军队开始, 川蜀便习惯了按照诸葛军师的节奏, 有条不紊地工作下去, 小到一匹蜀锦,一壶烈酒,一罐精糖, 大到一座城池,一个国家, 一场战争。丞相总会忙忙碌碌地打点一切, 而且也总是精力充沛,身体康健。

毕竟曾经在隆中躬耕陇亩, 那些农人田客如此开玩笑说,种地的身体肯定不错。

因此无人会为那等虚无缥缈之事担忧,哪怕暗中视丞相为政敌的李严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他的想象力极限也就是削弱一点诸葛丞相的权威, 让自己成为这个国家的号人物考虑到丞相在蜀汉上下无疑伦比的影响力, 这已经算是个极有野心的目标。

但谁说广受爱戴的人就不会死哪怕他身体康健,毕竟也是血肉之躯,敌不过刺客的一柄短刃。

至少现在, 刘禅开始认真严肃地思考起这个问题了。

比起诸葛乔与诸葛瞻兄弟,皇帝才是自幼一直被诸葛亮带在身边,教养长大的人。除了这份情谊之外,这位皇帝更清楚的是,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独自面对魏吴。

据说那一晚,宣室的灯烛彻夜未熄。对于这位热衷玩乐多过考校朝中大臣的天子来说,这极不寻常。

不过更不寻常的是,皇帝开始关心起世家大族之事。

这位天子不擅长面对外敌,这几乎是朝廷上下众所周知的事,但不代表他毫无为人君的威严,更不代表他没有为人君的手腕。

当刘禅察觉到有人暗中同魏国勾结,意欲对这个国家不利时,他是既不讲证据,也不讲道理的。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肖似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的一面,而在少数情况下也会无师自通的学会先主暴躁无礼如老革的那一面。

任何人都不能指望说服这位处在惊怒之中的年轻皇帝也许诸葛亮可以,但这位丞相因休养身体,已迁至骊山脚下别院中静养,大臣们不能再指望他现在带着未痊愈的伤势赶回来安抚一下天子。

整个长安城都在刘禅那狐疑而阴鸷的目光下胆战心惊,并且期盼着丞相能早一点儿伤愈归来。

在清净美丽,温暖如春的骊山别院里,深受期待的诸葛丞相靠在凭几上,按照大家的要求,不仅端着一碗姜茶在慢慢喝,身上还多盖了一条毯子。

一旁坐着蒋琬和杨仪,正与他汇报这几日的诸多琐事。

曹魏不肯投降,月便要挥师东进,粮草辎重是重中之重,最不能疏忽大意。

杨仪刚将一批粮草安置在弘农大营,转头回长安时便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据身边人放出的小道消息说,这位杨长史当时脸都吓白了。

比那一日宫中赐宴时的脸色还白。

“凌讯将至,万不可小心大意。”

“丞相放心,”虽然在人情世故上相当不靠谱,但在后勤之事上,杨仪还是很靠谱的,“潼关两侧的暗道皆已修缮加固过,又着兵士在河边日夜看守,若有端倪,赵统将军会多安排些人手破冰,必不至为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