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大秦:胡亥竟敢杀我扶苏 > 第90章 榷场:边境贸易

第90章 榷场:边境贸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殿下,殿下!”  一旁的冯去疾拍了扶苏一下,他当即反应过来。  “太子所言,爱卿们以为如何?”  始皇帝没有在意扶苏的走神,他现在更在意的如何扩大骑兵规模,然后收拾匈奴。  冯去疾作为大秦丞相,率先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殿下所言极是,臣认为可先派人去各族购买马匹,同时增设马场培育战马。”  “至于借马,臣以为目前不是时候。如今匈奴与大秦正在作战,不宜与其他部族再起争端。”  “你们呢?”始皇帝看向其他人。  “丞相此法可行!”  “臣等附议!”  众大臣皆知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战马这东西可不寻常之物,随便就能得到。  “扶苏,你呢?”  始皇帝的问话让扶苏很意外,大家都同意这件事,他爹还专门询问他意见,真是不一般啊。  这件事扶苏自然双手赞成,但他还是有个想法。  很久之前朝廷在西部疆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开拓了与中亚和西域的贸易往来。由于秦朝在军事上十分强大,所以大秦能够稳定地控制异族居民和在边境的各个贸易点,确保了商品安全畅通。  始皇帝还颁布了“海内侈货贵而贩易之者死”的法令,大力打击非法贸易,促进了正常贸易的发展。  但秦朝还实行“半走私贸易制度”,即掌控对外贸易的国营商业、半官半民的专营制度。  朝廷向商人提供贷款、船只等便利条件,同时强制商人在指定场所出售商品并缴纳关税。这样的制度能够保证秦朝对外贸易的掌控以及朝廷财政的收入,但也给商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此外,帝国修筑了许多道路,包括著名的“秦汉通道”,将各地区的贸易路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同时,还制定了“计里程不并重车”的政策,即城市间的货物交通由轻车快马的驿站运输代替了重车慢步的商队运输,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  为保证郡县的粮食供应,秦朝还规定了“武库倉制”政策,通过在各地修建仓库贮存物资,实现区域间的平衡供需和物资调剂。  综上所述,秦朝的边境贸易和商路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秦朝强大的中央集权和政策调控能力。  但这些远远不够,帝国与周边部族的贸易还是太少,至少在扶苏看来,如今的贸易额还远远不够。  其次扶苏不赞同朝廷的“半走私贸易制度”,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对帝国的统治不稳,其中最大的便是导致朝廷收入减少,还降低商人的积极性。  所以扶苏打算提议“榷场”,设立专门的边境贸易城,加大帝国与周边各族的联系。  帝国的盐、金属,草原部族的药材、牛羊马匹、皮毛绝对是贸易的重要货物。  再过一段时间,扶苏若是把茶叶、丝绸搞出来,这两者绝对会给秦国带来巨额的收入。  “父皇,丞相大人所言儿臣附议!”  “但儿臣建议榷场,在边境设立贸易城,专司与他族贸易。  另外儿臣建议取消强制商人在指定地点场所出售商品,禁止任何人走私朝廷管控商品。所有交易必须具有合法性!”  “殿下,何为榷场?”有人不解的问道。  “榷场便如同菜市一般,各族的商人都可以在这里与大秦互通有无,买卖东西。在这里各族不得发生争斗,有问题找大秦的官员解决!”  扶苏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就是一个可以国家贸易的市场,没什么特别。  “嗯,可以!”  始皇帝见没有人出来反对,当即便同意了。  “那就在九原城附近另外设立榷场,挑选合适的官员负责榷场的运行,此事太子负责!”  “另外内史腾着手安排人去各族购买优良马种并增设育马场!”  “诺!”  扶苏与内史腾齐齐应道。  接下来的朝政扶苏简单听了一下,便没了兴趣。  待散朝之后,他便冲冲赶往名下的农庄。  而在千里之外的长城之外,一支庞大队伍引起了大秦斥候的注意。  斥候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将西北方向突然的大型商队告知了驻军将领。  “报告将军,斥候来报: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