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仙帝重生之三国刘备 > 第82章 南下

第82章 南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孙瓒又报刘备平黄巾之功,推荐他担任青州平原县令,别部司马。  这个别部司马不是正经官职,而是汉代军队中的一种编外军官职称,没有什么实质权力,多是朝廷安抚有功人员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黄巾之战结束后,孙坚就因功被封为别部司马。  但是别部司马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可自行募兵组建军队。  公元187年,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聚众造反,孙坚率军成功平叛,因而平步青云,当上了长沙太守。  公孙瓒知道刘备手下有一支大军,而县令又无军权,故此推荐刘备兼任别部司马。  公孙瓒的奏折报上去之后,刘备等人又在辽西郡小住了半个月,等到公孙瓒凑齐了两万匹战马,便带着这些战马回到涿郡。  不久后,朝廷的诏书下来,果然任命刘备为平原县令,别部司马。  刘备遂开始准备举兵南下。  涿县百姓听说了刘备要走,都来请求他留下,刘备说朝廷任命不可违背,老百姓便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刘备走。  百姓们想得很清楚,即使现在他们得到了土地,但刘备走后,他们迟早还会失去那些土地。  孟家的四十一万亩耕田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百余年来逐渐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百姓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土地,而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夺走。  虽然现在孟家没了,但以后肯定还会来个张家、李家,他们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平头百姓,永远保不住自家土地。  那便不如跟着刘备走,刘备到平原县是去做父母官的,一定还会分给他们土地。  刘备本就要往扬州迁入大量人口,看到自己的乡亲们这么热情,便全都答应了带着他们南下,然后令百姓们速去回家收拾东西,没有盘缠也不必担心,去平原的一路上,刘备都会管饭。  百姓们欢呼雀跃,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跟着刘备走。  刘备手下来自渔阳的士兵得知此消息,联名报告说想去渔阳接自己亲眷一起走,刘备本着人口越多越好的原则,全都答应了,令关羽、张飞、黄忠、徐晃四人带渔阳兵去渔阳接家人。  就这样,老百姓们整顿了一个多月,最后聚集在涿县要跟着刘备南下的百姓,竟有足足九万多人,除了涿县、渔阳两地,还有其他地方的百姓闻讯前来加入。  刘备全部来者不拒,带着军民一起收了孟家四十一万亩土地上的秋粮,又得到粮食一百多万石后,便带着众人南下。  对于刘备带走如此多人口的事,刘虞与刘严都未计较,治下人口少了,反而更利于管理,刘严更是白得了孟家的四十一万亩土地,大赚一笔。  公元188年秋,刘备率领军民合计十一万人南下。  刘备将麾下大军分为三部分,他与关羽、张飞的天龙军和天魔军居前领队,黄忠、徐晃的魔龙军和麒麟军殿后,赵云的玄武军在百姓队伍中间游弋。  至于南下途中最重要的吃饭问题,刘备每天开两顿饭,上午和下午各一顿,架起数百口大锅,煮满了稠粥,叫百姓排队领取,确保人人都能吃上一碗。  刘备麾下军民队伍排成数里长龙,每到饭点,便烧起无数炊烟,饭香四处飘荡。  令刘备没想到的是,他们做饭的香气,竟引来了无数乞丐、流民和家境贫寒的百姓。  刘备军民南下首先要路过冀州,这里本是汉朝最繁华之地,黄巾之乱后,也变得民生凋敝,大量百姓食不果腹。  刘备可怜这些百姓,便对他们说,每到饭点,都可以来免费领一碗粥,若有愿意跟着他南下的,也可加入,刘备全部欢迎。  跑来这里要粥喝的百姓都是苦无生计的,听了刘备的话,多数人都表示愿意加入。  就这样,刘备的队伍在南下途中越来越大,每日消耗的粮食也越来越多。  不过刘备的洪荒世界中储存了足有九百多万石粮食,足够这些人消耗。  “报!”  行至一地,突有斥候来报,“启禀县令,前方发现一支人马,都穿着百姓衣服,不像是官军。”  刘备闻言,担心是贼寇,便与关羽、张飞带了千余骑兵上前查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