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 第十二章 荀彧密访皇甫嵩

第十二章 荀彧密访皇甫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回到寝殿,刘协又想起他抱着吕珺被严氏抓包的尴尬场景。  虽然他并没有过分的举动,但是抱着吕珺本身,就是过分的举动。所以他很是慌乱地将吕珺斜靠在严氏身上,待严氏搂住吕珺,他便溜之大吉了。  想到自己有些丢人的举动,他不禁暗骂道:“脸皮不厚,江山不固啊!”  经过深刻反省,他决定加强厚脸皮的自我学习和修养。  扶风郡皇甫嵩府,荀彧素有才名,早年就被誉为有“王佐之才”。此次,他以私人名义拜访皇甫嵩,也未受到冷遇。  书房内,皇甫嵩抚须道:“文若乃颍川名士,此次来访,不知何故?”  荀彧并未直接将皇帝的私诏奉上,而是试探道:“司空董卓倒行逆施,擅自废帝,并欲秽乱宫廷。幸幼帝刘协于宫门外舍命相阻。今幼帝刘协见祸于司空董卓,不知左将军如何看?”  皇甫嵩闻言,皱眉道:“汝欲为新帝做说客?”  荀彧也不掩饰,躬身拜道:“彧见信于新帝,得其倚重,自当肝脑涂地。”  皇甫嵩轻笑道:“曾闻文若见机知命,谦慎谨谋。未料竟被新帝折服,实乃异事。”  荀彧肃容道:“彧曾两见新帝,新帝虽年幼,但聪慧好学,曾以高祖事垂问于文若,追慕高祖有诸贤达相随,感怀太祖心忧万民之心,吁叹今日时局之维艰,忧虑民生之困厄。欲奋发图强,却因朝堂之上有董卓掣肘,州郡之内诸臣离心。徒之奈何!”  看着皇甫嵩似有动容之意,荀彧继续道:“彧得陛下之信重,受命联通忠义之臣,以四方同气连枝之势逼压,迫董卓畏威而怀德,以肃朝堂正序。”  事实上,该策与荀彧原意多有出入,但刘协却一力坚持。至于刘协心中所思,荀彧也能窥知一二。  新帝刘协系董卓所擅立。若除去董卓,则群臣必会争议,是拥少帝刘辩复位,还是继续拥戴新帝刘协。  皇帝刘协曾对他言:自古以来,拥立之功贵不可言。群臣意见分歧,必会导致党争。党锢之祸犹未远去,今时再起,于君、于臣、于民何益?若有新的野心家乘势而起,乃去狼而迎虎也。协虽幼,但知今日朝堂,宜稳不宜乱也。  想到新帝刘协忧心忡忡的模样,荀彧也不讳言,将刘协的忧国忧民之意尽述。  皇甫嵩听着愣神之下,捻断了数根胡须。  相比坐了近四个月皇位而无所作为的刘辩而言,五日新皇刘协在他心中有了鲜活而立体的形象。  皇甫嵩乃当世名将,其用兵多谋略,但谋政却循矩,是汉末不可多得的股肱之臣。  汉灵帝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看重兵权,不肯奉诏。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分析时局,得出“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的论断,同时,从董卓抗命不遵看出其心怀叵测,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  皇甫嵩却以“擅自专诛亦为乱举”为由,上表奏闻朝廷。朝廷和稀泥,仅仅责备董卓,使得董卓愈发深恨皇甫嵩。  刘协在和荀彧提及皇甫嵩时,曾想起这段史实。  起初,他也不理解,觉得皇甫嵩过于刻板,不够灵活,若是当时灭了董卓,哪会有后续之乱。当然,他也不会坐上皇帝之位。所以一饮一啄皆因天命。  抛开皇帝之位得失不谈,皇甫嵩的处理方式也是值得赞赏的,足以称得上老成持重的“股肱之臣”。  毕竟,未受命而诛董卓,其与董卓何异!  因此,刘协和荀彧的言谈之中,对名将皇甫嵩是极为推崇的。这也是荀彧亲自前往扶风郡拜见皇甫嵩的原因。  皇甫嵩面洛阳而泣拜道:“陛下心怀苍生,乃万民之福。”  荀彧见状,从怀中掏出刘协的私诏,双手捧起道:“左将军皇甫嵩接旨。”  皇甫嵩双手接过,打开看到:“左将军皇甫嵩亲启:朝廷失政,非始于朕。天下倒悬,亦非朕致。朕一介稚童,因董贼而南面称帝,却不忘高祖之余烈,愿与诸贤达共匡时局,解天地倒悬之危,正朝堂逆施之祸,济百姓流离之厄。”  看罢,皇甫嵩将私诏贴身收好,再次面洛阳而跪拜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