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 第二十四章 娶妻前夜二三事

第二十四章 娶妻前夜二三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荀彧口中所言皇帝的顾虑,盖勋认为是小孩子畏惧心理的表现。  董卓废少帝,篡立新帝,毒杀何太后,这一桩桩,一件件,可谓是惹得士林震动。他相信,若是皇甫嵩和他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必然云集响应,区区董卓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因此,他只关注左将军皇甫嵩的态度,遂询问荀彧道:“左将军是何意?”  荀彧闻言,自然知晓盖勋心有不甘。他也不绕弯弯,径直答道:“左将军自是遵从陛下的诏令。”  盖勋先是愕然,后又颓然叹道:“左将军刚正刻板,实在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显然不会是什么好话。  荀彧再次劝道:“陛下心忧长安、洛阳两地百姓安危,更不愿因为内斗,助长西凉叛军的野心,让他们长驱直入,视我汉民如猪狗,任意凌虐。文若以为,陛下的顾虑并非无据。盖尹之所以扩充兵力不也是为了防范西凉叛军寇边么?”  数月前,灵帝未死的时候,为了对抗西凉叛军,京兆尹盖勋奏请朝廷征募士兵,由原来的五千官兵增加到一万人,以增强长安的防御力量。  听完荀彧的理由,尤其是以安民、靖边为矛,以讨伐董卓为盾,两者皆是自己所求,孰重孰轻,孰利孰坚,盖勋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他慨然长叹道:“陛下忧虑并非无的放矢,是臣莽撞了。”  荀彧见盖勋服气,又多提了几句皇帝爱民、忧民之心,树立皇帝仁义之君的形象。  盖勋听完虽不置可否,但其内心却对皇帝刘协有了新的认识,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对皇帝抱有极深的偏见了。  荀彧又和盖勋就平时如何联络做了约定,谈了清剿匪寇,保护商道,安民靖边的事宜。这本来也是刘协要求的。  在向皇帝刘协说明结果后,荀彧也将皇甫嵩和盖勋二人的态度向皇帝禀明,避免皇帝对二人产生误判。  刘协也讲述了其和河南尹朱儁相商的细节,以及曹操、王允等人主动贴近,谋求制衡和分裂董卓的实力。  荀彧闻言大喜道:“王允代表朝臣中的文官阶层,而曹操又能代表部分士宦阶层,若是能够运用得当,和左将军皇甫嵩、京兆尹盖勋、河南尹朱儁相互配合行动,董卓不足为虑也。”  刘协感叹道:“幸亏我大汉不乏忠臣良将,否则朕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虽然他对汉灵帝留下的烂摊子心有抱怨,但仔细盘点,却发现父亲遗留的政治资产亦十分丰厚。  充分体现出一句话:乱世不仅出枭雄和草莽英雄,却也不乏有一批忠君爱国的贤臣良将在坚守国本。至于是对是错,只能留给历史来评价。  听闻皇帝开诚布公地和董司空协商加强宫中禁卫力量,荀彧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他本想婉转地点出皇帝的行为过于冒失,但思前想后,却发现只有开诚布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董卓的疑虑,他又有些佩服皇帝的机智了。  若是能够廓清朝廷中的妖魔鬼怪,以陛下之聪慧,必然会是一代明君。想到这里,荀彧坚定了追随皇帝的想法。  刘协沉思片刻道:“卢植,乃士林名望,海内大儒。其反对董司空废帝,亦是出于公心。董司空以此将其免职,有失公允。朕希望荀令能说通杨彪、王允等人,议迁卢公为冀州牧。”  卢植性情刚毅,忠勇为国,有大才。刘协想以卢植这尊大神,压制住袁绍的进阶之路,保证朝廷的稳定。  同时,在朝中大臣纷纷谏议之时,刘协也会心无芥蒂地表示支持,树立自己宽容大度,知人善用的形象。  荀彧对卢植素来敬仰,闻言大喜道:“陛下不计前嫌,重用卢公,必能得朝堂归心也。”  数日前,他和皇帝刘协商议联络的外援人员时,刘协以卢植暂缓为由,将卢植排除在外。  荀彧以为是因为卢植反对废帝,惹恼了刘协,这才没敢坚持。而今看来,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  刘协又和荀彧商议董卓可能有的反应,以及应对策略之后,再次谈及明日董白入宫的事宜。  听闻董卓的孙女董白要入宫为妃,荀彧震惊莫名。他没想到,皇帝居然都打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