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 第四十五章 逢场作戏(1/2)

第四十五章 逢场作戏(1/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董白认可吕珺所说由严氏出面邀请将门家眷的提议,遂和吕珺一起出宫去吕府寻找严氏。  刘协对此一无所知,此刻穆顺磨墨,他正提笔在帛书上写诗。  每首诗一百四十四字,对于刘协而言,写毛笔字还是很费手腕的。  最重要的是,他还不能写错字。若是涂抹几处,那这礼物就没法送了。  因此,在帛书上书写之前,他便在脑海中将全诗的字熟悉一遍,这才认真书写。  足足用半个时辰,他才写完两首诗。  穆顺眼看刘协收笔,这才禀报道:“陛下,守宫令荀彧、黄门侍郎荀攸在门外候见。”  刘协连忙宣召二人进殿。  荀攸显得有些异常愤怒,他进殿便躬身行礼道:“陛下,昨日弘农王刘辩身死,死前董卓的谋士李儒曾到访阿阁。臣怀疑董司空指使李儒杀害弘农王。”  一旁的荀彧拉着荀攸的袍袖想要制止他,却被刘协眼神示意,也就退到一旁。  刘协听到刘辩身亡,不由得手儿轻颤,眼泪流出。可恶的哥哥啊,为了大汉子民,你的血不会白流,我会替你照顾好唐姬的。  看着刘协伤心痛哭的模样,荀攸更来劲了。他慷慨激昂道:“弘农王身死,董卓却自封太尉。其气焰之嚣张,诸朝臣皆莫能压制。况且董贼今日敢杀弘农王,明日又会刀锋向谁?为汉室安危计,臣请诛董卓!”  刘协用衣袖擦拭干泪水,这才看向帛书道:“弘农王身死,朕却在此风花雪月,实愧对刘氏列祖列宗啊!”  说着,他拿过案几上的帛书,便要投掷到地上。  一旁侍立的穆顺见状,急忙拦着刘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已经答应为董妃和吕妃写诗,若是失信,岂不是伤了董妃和吕妃的心!”  写诗?荀彧和荀攸闻言,目光俱都注视着刘协手中的帛书。  刘协轻叹一声,将帛书抛掷在案几上,这才摇头道:“董卓此举,野心昭彰。朕为万民计,本欲徐徐图谋,奈何董太尉刀锋太利,伤人害己啊!”  荀攸闻言大喜道:“若陛下昭告天下除贼,则海内响应,必诛董贼。”  荀彧知晓刘协的顾虑,遂劝说荀攸道:“公达慎言。你所言,陛下岂能不知。只是,兵锋所指,四海动荡,流民聚集,必成匪祸。此时天下宜静不宜动,宜稳不宜乱啊!”  荀攸本就是经达权变,智谋深沉之人,只是被董卓暴虐的行为蒙蔽了双眼,一心除贼。  此刻,荀彧提及流民聚集、匪祸之危,骤然便冷静下来。是的,他虽杀董贼心切,却不能不顾忌社稷和万民。  黄巾之乱尤有乱贼未能清剿,若再起匪乱,恐怕社稷不存,万民涂炭。  他抬起头,深吸了口气,缓缓道:“陛下,臣利令智昏,方有诏天下诛董贼的想法。诚如荀令所言,江山社稷已经无法再承受另一场黄巾之乱了!”  刘协闻言,暗自松了口气。弘农王是他哥哥,若是明知其身遭不测,却不管不顾,势必让群臣寒心。是以他顺着荀攸的话,表态诛董贼。  只是,他怕的不是董贼,而是乱兵。更何况,他今年方九岁,未能及冠,即使除去董卓,也可能无法亲政。若是让王允之流充斥朝堂,恐怕危害更大。  自古以来,文臣往往错在暗处,而武将往往错在明处。所以武将易遭弹劾,而文臣,只要彼此遮掩一二,就只能和稀泥。所以文人结党,祸国殃民啊!  他警惕文人,远胜于武将。至于司马懿之流,当然是例外。  刘协温声道:“荀侍郎忠心为国,哪怕谏言有瑕,亦无妨。毕竟人无完人,计无皆中。若是因噎废食、因言罪人,则朝无忠臣矣!”  荀攸闻言,面露愧色,但对刘协的好感增加了几分。  荀彧在旁缓颊道:“不知臣是否有幸,以观陛下文墨?”  刘协有些犹豫,但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不济也就是被误会是沉迷女色,滥情纵性罢了。对于他而言,也算是一种保护色。  只是,这两份帛书是为董白和吕珺所写,颇具意义。若是给荀彧和荀攸看了,恐怕就不适合再给二位爱妃。  想到这,他爽朗笑道:“穆顺,这两份帛书给荀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