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启明1626 > 第四十三章 从大明走私后金的两条路线

第四十三章 从大明走私后金的两条路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太极抚了抚唇上的那两撇小胡子,若有所思地问道,“你和你兄弟在当包衣之前,不都是明国沈阳县学的生员吗?你在辽南理应没有认识的熟人啊。”  “即使你有什么认识的人,倘或他们逃去了东江,你一直待在辽沈,也不可能跟皮岛上的人联络,你又怎么知道毛文龙在利用这条走私路线发财呢?”  范文程面色一紧,脸上飞快地挤出一个局促的笑来,“奴才是自己品出来的,就怕说得不对,惹四贝勒生气……”  皇太极挥手道,“说,说!你说嘛!方才你说父汗爱慕李成梁,我都没有生气,这会儿你说个不相干的毛文龙,我又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范文程小心地指了指皇太极身上的袍子,道,“奴才是从贝勒主子们身上穿的衣物瞧出来的。”  “奴才斗胆问一句,如今诸贝勒们身上穿的戴的,都是由明国走私进口来的,而不是我大金自产自制,或是所谓的战利品罢?”  皇太极不置可否地笑笑,并没有回答范文程的问题。  范文程自问自答道,“其实贝勒们也不必遮遮掩掩的,但凡心里有些成算的人,都能看得出我大金的国产品,在质量上既比不过明国进口,在数量上又供不起贝勒们的日常消费。”  “方才奴才在门口向四贝勒请安时,四贝勒尚未听出奴才的声音,就一口回绝了‘赊粮’的请求,可见纵使这粮食按人头分配,依然是捉襟见肘。”  “如今我大金一庄有田百垧,男丁十三人,牛七头,其中二十垧为公赋田,八十垧为庄丁食用田,田地所得粮食全部上交给八旗,由各旗的贝勒与官员统一分配。”  “这庄里的田地都种了粮食,却依旧闹饥荒吃不饱肚子,又哪里有空闲地方去种植棉、麻、丝、毛呢?没有这些原材料,又哪里能织得出布来呢?”  “且大汗自天启二年攻陷广宁后,便再也没能再攻下任何一个明国城池,即使进攻关宁锦防线上的堡垒,也是打完即撤,要说有什么战利品,顶多也就是死尸身上的那几件衣服。”  “因此奴才便可以推测,贝勒们身上的穿戴都是从外头进口来的,从天启二年至今,我大金以粮为纲,布疋、绵花、纲锻、杂货皆不足用,此乃众人皆知之事。”  “俗话说得好,‘杀头买卖有人做,赔本生意无人问’,只要贝勒们能出得起银子,那自有大批商人冒着风险将布匹绸缎走私到我大金。”  “奴才听闻,如今在我大金的黑市上,一匹布卖银五两,一匹绸卖银五十两,是明国境内同等物品价格的近百倍,这样高的利润,怎么会没有人铤而走险?”  “大汗自万历二十七年开始,就在建州辖内大开金银矿,夺得辽南之后,又获得了大批矿徒,倘或贝勒们要银子,自然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四贝勒之所以不好意思对奴才承认此事,无非是觉得,在这样困难的境地里,贝勒们宁愿花银子去买绸缎这样的奢侈品,都不愿意进口粮食以缓饥民的燃眉之急,实在是凶残无道。”  “不过依奴才说呢,四贝勒您大可不必如此自责,物资短缺是由大汗造成的,您纵容黑市走私,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又是四大贝勒轮流理政,倘或单您一个人出面严打走私,断绝了这仅有的进口渠道,必然会导致人心尽失,您又何必费心做这恶人呢?……”  皇太极接口道,“那这跟毛文龙有什么关系?这大金黑市上的货物,可没有一样来自皮岛啊。”  范文程笑道,“这奴才当然知道,毛文龙是‘奉旨通商’,天启小皇帝拿折色饷银供着他收买客商布货,他怎么敢反过来与我大金私相授受?”  “毛文龙的贸易对象是朝鲜,朝鲜素来极重嫡庶之分,就是因为国小民穷,田地稀少,若是让庶子也有了继承权,那几代之后,两班贵族阶层就再也无法形成垄断,因此朝鲜跟我大金一样,一向以乏布为苦。”  “毛文龙便用银两、布帛来购买朝鲜的米豆、人参、屯种、耕牛,再把从朝鲜换来的人参兜售给内地客商,那么这皮岛的布匹流入朝鲜后,从理论上来说,毛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