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启明1626 > 第五十六章 唯一一个连仕明清两朝的内阁大学士

第五十六章 唯一一个连仕明清两朝的内阁大学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由校这一番引经据典,说得连一旁的魏忠贤都有些焦躁起来。  “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唯才是举”,这都是皇帝意欲提拔钱龙锡的征兆。  可皇帝明明是为了驳回内阁联名反对内臣镇辽的奏疏,才开了这场日讲。  怎么一转脸又对钱龙锡慰勉有加?  谁不知钱象坤、钱龙锡、钱谦益、钱士升并负物望,昔年曾被士林冠以“翰林四钱”之名,是朝野皆知的东林党预备役?  如今“翰林四钱”已去其三,钱象坤已被指为缪昌期党,落职闲住,钱谦益因与杨涟相善而被削籍南归,钱士升早在天启初年,便以要赡养老母为由辞官归家。  眼下仍在翰林院中的,就只剩下这一个钱龙锡。  原以为对付此人是手拿把攥,谁知皇帝忽然一反常态,竟千方百计地要赐字给他。  魏忠贤见状,不禁暗自懊悔,看来自己利用李实对着“东林七贤”穷追猛打着实是操之过急了一些。  这边魏忠贤还在感叹君心难测,那边的钱龙锡却是八风不动,“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的。”  朱由校见钱龙锡仍是一副敬谢不敏的模样,面上不禁流露出了一丝不耐。  “朕记得,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殿试时,神宗皇帝出的那一道策问,议的便是如何君臣同体,究使上锡福下保极以庶几于荡平正直之道。”  “钱卿既已蟾宫折桂,如何就担不起这四个字了?长者赐,不敢辞,辞之不恭,受之不愧,这么简单的道理,钱卿如何就不明白了呢?”  钱龙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眼见皇帝正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心下蓦地一颤,继而只得俯身叩首道,“……谢皇上圣恩,得蒙君父厚爱,臣无以为报。”  一句“君父”差点儿把朱由校的牙都给酸倒了,古人就爱把“君”与“父”混为一谈,将权力与天伦扭结起来,调和出一种无法反驳的悖德谬论,让在这套谬论中受恭维的那一方都倍感肉麻。  “好了,好了,先生何必多礼。”  朱由校挥了挥手,懒散了语调道,“今日日讲已完,先生们就不用在朕跟前立规矩了,且都去歇息罢——阁老们留下。”  话音刚落,六名讲官齐齐跪下,叩头而退。  众人们对此心知肚明,这便是要议政的意思了。  只是往日日讲完毕,川堂议政时,都是由司礼监及文书房的宦官出面,与阁臣作揖,嘀议朝政,传达圣意。  而明熹宗本人则退入后殿,隐于殿东房中,通过宦官传旨以置可否。  可今日的皇帝却意外开口留下了内阁,想来就是要跳过司礼监,亲宣圣谕了。  讲官们退出川堂后,殿内一下子显得空旷起来。  朱由校清了清嗓子,抬眼一扫面前四人,刚要发话,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定格在其中一位阁臣的面孔上。  启明赶紧窜到朱由校跟前,伸出小拳头在他面前晃了一晃,「宿主,你又怎么了?」  朱由校在意念中惊讶道,「这……这不是那谁吗……难道他也穿越了?」  启明顺着朱由校的视线慢慢看向了冯铨,「哦!宿主你说的是现代那位跟你差不多咖位的当红小生罢?冯铨跟他确实长得是一模一样。」  「不过宿主你有必要这么惊讶吗?之前李永贞不是已经跟你提过冯铨这个人了吗?明熹宗的记忆里应该也存有冯铨的相貌罢?」  朱由校道,「亲眼看见和靠原主记忆朦胧回想还是有区别的嘛,一个古代土著长着一张现代明星的脸,你知道这对一个穿越者来说有多惊悚吗?」  启明笑道,「宿主,你可别真把冯铨当作现代那位人畜无害的当红小生了哦,历史上的冯铨可是唯一一个在明清两朝都出任内阁大学士的人,是有名的‘蛇蝎美男’,陈圆圆见了他说不定都要甘拜下风。」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想通过用录用明朝旧臣来对抗李自成的‘拷饷’,冯铨便审时度势,立刻剃发易服,并令举家男妇,皆效满装,还对多尔衮表忠说,‘一心可以事二主,二心不可侍一君’。」  「像多尔衮这样仇汉的人,一得了冯铨,竟然也对其恩宠有加,从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