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 > 第二十三章元夕作诗

第二十三章元夕作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时间,荣府上下十分忙碌。  偌大的内院,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各处都有丫鬟婆子一边做活,一边喜聊。  走过一个穿堂,进了贾政院(即王夫人院),院内雕栏玉砌、一尘不染。  远望去,正厅檐下,有两位模样俊俏的童子守着,见两人接客的言语、动作,显然练习过多次。  王仁之行了百步,走至青石台阶上,拱手道:“在下有礼了(请过礼)”。  两位俊俏童子连忙回礼道:“请公子光临”。  他们在此迎接了几十个客人,第一次见到有主动问好的,不禁有些惊讶和善意。  两位童子注看着王仁之离去的背影,神色微动。  厅内,一眼望去,皆是富丽堂皇、轩昂壮丽之景,案上器具装饰无不透显高贵。  厅堂内,众人互相笑谈吹捧,并未有人注意一位少年默然进堂。  王仁之扫了一眼厅中情况,只见厅内置了百余书案,现已有几十人落坐,贾政坐于正中间的书案前,与一位故友闲聊。  王仁之向前走了几十步,踏几步小阶,便到贾政面前,作揖道:“见过叔父”。  贾政抬头见来人是王仁之,起身招呼,道:“仁哥儿,来的正好,见见你这位伯伯”。  王仁之看向右处的交领锦袍男子,揖道:“晚辈王仁之,见过伯伯”。  中年男子身穿交领锦袍,打量了一番眼前少年,只见少年约莫十四、五岁,清风疏影、剑眉星眸,气质不同于常人。  逐回敬:“小友就是王仁之?听你叔父讲过好些次了,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寻常,单说这般俊朗风度,便是人世少见”。  王仁之道:“承蒙伯父夸奖,仁之愧不敢当”。  言罢,贾政将王仁之席位安置右处,以示重视。  王仁之席地落坐,问道:“还不曾请教伯父贵庚”。  “是老夫失礼了,一时忘了讲,多亏仁之询问,老夫姓韩名周,字周远,常远候之后”。  韩周远面露歉意道。  “原来是韩伯伯,久闻您大名,听闻您与家父不仅是同窗,亦是同一年的同进士出身”。  王仁之微微笑道。  韩周远出身勋贵,但却是旁支庶子,八竿子都轮不到他袭爵,只能同王士腾一样,选择科举入仕。  “说起来,我们之前是见过一面的,侄儿一定不记得了”。  韩周远笑了笑,道。  “伯父为何怎么肯定,难道是儿时见过的?”  王仁之淡笑问道。  “正是,当时是你出生不过八、九时,你父亲正值殿试之时”。  韩周远面色红润,回道。  ……  待二人言罢,贾政转过身来,看向王仁之道:“侄儿,贾珍这个混账东西辱没家门,我代贾府向你诚恳道歉,另外,经过老太太和族中长辈一致同意,已革贾珍族长之位”。  说着说着,贾政紧紧握住了王仁之的双手,面露愧疚之色。  “伯父不可李代桃僵,珍大哥儿所犯过错,与您有何关系”。  王仁之道。  之后,三人虽无趣言,但还是有一句说一句的讲。  一刻后,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迈步走来,只见他身穿宝蓝绸衫,轻摇折扇,掩不住一副雍容华贵之气。  折扇图案为梅兰竹菊四色,白玉为柄。  看见厅门前的年轻公子,贾政走下台阶迎去,道:“柳芳侄子”。  柳芳即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  柳芳放下折扇,低头作揖道:“贾叔父,侄儿一时未注意您来,方揖礼慢了,还望您海涵”。  贾政没有在意,热情的将之迎到阶上,寒喧问候。  半刻后,贾政迎了贾代儒、贾赦等人坐于台阶上。  贾琏、贾琮、贾蓉三人并排走进厅堂,自觉坐到阶下右侧的一排书案。  贾宝玉磨蹭了许久,在袭人、秋纹、绮霰、麝月这些丫鬟的拥簇下,终于到了厅内。  贾瑞、贾璜、贾琼、贾珩等贾府旁支被安排在后排的一片书案中落坐。  之后的半个时辰,赴约的世交勋贵有十余位小辈,分别是锦乡伯公子韩奇,平原侯之孙蒋子宁,治国公马魁之孙马尚,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等。  贾政、贾赦均起身迎接。  北静王水溶因事不能脱身,特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