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宋末年:帮助吕文焕守襄阳 > 第一百一十一章、贸易兴盛

第一百一十一章、贸易兴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鄂州城,  某个铁匠铺中。  “大哥你看,就是这玩意儿,一个就值一贯钱。在夔州路的官府,拿去就给换钱。足贯,一千个铜子儿,一个也不少。你要是能造出来,我们兄弟俩就发财了。”  铁匠是个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赤膊着上身,常年打铁,肌肉非常发达,浑身烤的黑红。  汉子把这一枚钢币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了个遍,放进嘴里用牙咬了咬。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把他的牙咯的生疼。  汉子把钢币放在铁砧上,从旁边的兵器架子上抽出一把单刀,使劲劈了下去。  “你干什么?这可是一贯钱啊,劈断了就不给兑换了。”旁边的小胡子顿时急了。  只听卡崩一声脆响,铁匠汉子手中的刀断成了两截,直接被崩断了。  小胡子赶紧捡起钢币,拿在手里,用袖子擦了擦,又用嘴吹了吹。确定钢币没有被砍断,这才放下心来。转过头又开始埋怨铁匠做事鲁莽。  铁匠没理他,翻箱倒柜,从自己的箱子底儿拿出来一块东西。打开包裹着的数层布帛,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发出了“咚”的一声。  “这是啥?把你压箱底儿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小胡子瞄了一眼,银光闪亮,顿时两眼放光:“银子吗?这么大一坨?大哥你这么有钱?”  “哼,不识货,这可比银子贵重。一两银子值一贯钱,五斤(宋朝一斤十六两)银子才八十贯。  这是百炼钢,我这么多年才攒了两斤。等攒够五斤,我打一把宝刀,轻轻松松卖出去一千贯。”  “大哥,咱家还有这种好东西?”  “嗯,百炼钢非常难得,耗费人工无数,所以值钱。你拿来的这个钢币,就是用百炼钢造的。”  小胡子闻言大喜,连忙问道:“那太好了,大哥,你有这种钢,那岂不是可以伪造这个钢币?我们发财了!”  “你别高兴的太早。这种钢坚硬无比,没有工具能雕刻它,造不出这么细致的花纹。再说了,即使能造,我也不造。”  “为什么?”小胡子一脸不解。  “我刚刚说了,五斤百炼钢的宝刀值一千贯。一斤就是两百贯。按这个钢币重量,一斤钢也就60枚左右。算起来,一枚要值三贯三百钱。费尽心力,还要雕花,结果还亏钱。我不明白官府为什么做这种事。”  小胡子明显对算术不太懂,花了点时间,消化了他大哥的话。忽然,他发现了新的点子:  “大哥,既然这个钢这么值钱,我去换它几百个回来。你把它打成宝刀,岂不是赚翻了?”  “对呀!三百贯钱,换三百枚回来,就有五斤重,我打成宝刀,卖出去一千贯,两倍利润。”铁匠眼睛一亮,语气中带着惊喜,随即又沮丧道:“但是,我们没有本钱啊。”  “无妨无妨,大哥,只要你没认错这玩意儿,确实能够赚钱,我去钱庄借高利贷,也要把这个买卖给做了。”  铁匠又拿过那枚钢币,认真的端详了很久,斩钉截铁的说道:“绝对没错,就是百炼钢。而且这个钢比我打出来的这一块,质量更好。肯定能造出宝刀。”  小胡子大喜,兴冲冲的出去找钱庄借钱,要做这一笔发财的买卖。  “你路上小心,如今兵荒马乱,带着几百贯出门,千万要当心。”铁匠不放心的叮嘱道。  类似铁匠兄弟的故事,在荆湖好几处地方同时上演。夔州路的钢币发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别有用心的盐商带了一些到了荆湖路。  他们找到铁匠,试图仿制。有些铁匠直接告知仿制不了,少数的铁匠发现了钢币材料的价值。  立即就有豪商巨贾听到了消息,很多商贾本身就是军队将领的代言人。果然像吕师圣所预料的那样,保命盔甲和宝刀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于是很多隶属于军队的回易官,就开船带着铜钱,来到夔州路,找到钢币务,专门兑换成钢币带走。  短时间内,大量的铜钱涌入夔州路,大量的钢币被换走。被换走的钢币并不是当作货币使用,大部分被打制成盔甲和兵器。  钢币从货币属性,变成了人人争抢的货物。  由于夔州白帝城、万州天生城是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