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亚丁的女神 > 第35章 流落稻城的街头

第35章 流落稻城的街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  在那高高的东方山顶,  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  阿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心上。  ……  “徘徊在稻城,流落在亚丁?”齐天看着外面开始热闹起来的街道,背着背包独自走过的行人(旅人),他突然想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在那东山上》,感觉自己也成了一位无家可归的浪子,心底也响起了一阵低语:  我走进了你的世界,  没有你的声音,  摘不到你的影子。  只有一轮残月,  愿意陪伴我流落在稻城街头……  2  “今天该如何行动?去亚丁村继续询问,赶快回成都、再回老家,还是跟着上海的卫国去反穿洛克线?”  齐天心里嘀咕,估计钱不够了,现在不是自己玩徒步穿越的时间。  从学校出来,在稻城河边溜达,再从河边回来,齐天走向陌生的街道,扛着一身的疲惫,披着无人能知的心情,漫无目的地走着。  穿过狭窄的小巷,看着从自己身前飘过的少年,穿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或者在家门口闲谈的大妈、大叔,漫过的目光里充满对眼前走过的年轻人的好奇。  树荫下一位阿婆在进行手工织布,十几米长的线和布匹,上面有四根竹棍和两块两边尖的薄木板,三根上面穿着蓝线、两块木片上穿着红线,手上拿着一块半月形的宽木板,她用熟练的动作,敲击,不停地移动并拉扯光滑的挡板,最后把不同颜色的细线编织在一起,编织出红色的藏布,把齐天看呆了。  齐天试着问,才知道这是在编织制作喇嘛服的布料。齐天想起自己小时候,看见自己奶奶和母亲纺过线、织过布。  在瓦房下的屋檐下,春雨、秋雨连连的天气,无法下地劳动,奶奶或者妈妈,会架着木架,穿上很多线条,用木片敲击线,编织成白色的布匹,最后染上色,做成粗布衣服,穿坏了打上补丁再穿。  而齐天自己儿时的世界已经只能在记忆里搜寻了,围着母亲的纺线机或织布机,跑啊、跳啊,成为了一道隐秘的记忆。  齐天沉浸在过去的记忆里,回味着童年,直到织布的藏族阿婆家里的人喊她回家吃饭了。此时街道行人变得稀少,又到吃午饭的时间。  3  齐天此时不想吃饭,也无心吃饭,他又沿着街道胡乱地走着,又来到了小河边。  “稻城河?滨河路?”  乱石穿空,急水追浪,青草齐岸,凉风盈袖,而远山堆满秀色,蓝天绣上白云。  河中石上的小鸟,等待齐天走近再飞起,在远处看着孤独的行者,留下一片安静的河滩。  岸边或者岸边的公路两旁,高大的青杨树,绿得发亮。没有连成片的杨树林,一朵一朵的,是飘落人间的绿色云朵,停在岸边。  林间的踩烂的泥土,浅草甸,低头吃草的黑色牦牛,配上青杨树的背景。远处的大山上,泥石流冲刷留下的乱石带,是大山被撕开的伤痕。  “为何要离开对自己如此好的拉姆大姐,是想从可能的失落里疗伤?不愿意让拉姆陪着自己去学校,是为了不让她见证自己再一次的失败?”  满怀希望,从成都来到亚丁,偷偷来到稻城,离开了刚认识的一伙人,不辞而别。但是,稻城雪山广场却被拆除,进行改建和扩建,一切面目全非。  以为找到最后希望,跟着拉姆,穿过很短的街道,去简陋的邮电局,得到齐天在遥远的稻城收到自己写给自己的信,写给“丽的云”最后却被写信人自己收到的信。  带着不甘,跑到学校去询问阿兰的老师,却已经毕业四五年了,早已不知去向。阿兰可能去成都读书去了,可能回到亚丁村了。  准备回到亚丁去找阿兰和她的家人,可惜亚丁村在进行旅游开发,村民早已离开亚丁村,可能扑一个空。  “世界总是与自己作对,包括自己!”  4  齐天沿着稻城河往下游走,看见了不远处的549国道。  浅浅的河滩更加开阔,水的清澈,河滩的鹅卵石的白色,岸上的淡黄和浅绿,构成单调而丰富的色彩。  河岸点缀着青杨树,在靠近河滩的地方偶尔一个青杨树林簇拥着一大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