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命运拼图 > 第二十七章 华夏自古多墨客 谁比苏家三文雄

第二十七章 华夏自古多墨客 谁比苏家三文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年夜雨独伤神。”  过了石坊,便看到东边有斋房五间,据说是过去官宦、名流祭三苏吃素沐浴之处所。  正中为飨堂,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众多石碣。  走至堂后便是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在三墓西南又有一字排列的六个墓冢,是苏轼六公子墓。  园内有古柏参天,枝繁叶茂。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柏树均向西南倾斜。  据说是三苏思乡品德感动了这些柏树,皆随其心意所向,倾身踮脚,遥望其家乡四川梅州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作“思乡柏。”  走进广庆寺,苍劲的古柏、青翠的竹林让人顿觉眼前一亮。仿佛听见幽幽的古筝弹奏声从竹林中传出,如行云流水般轻抚着你的耳膜,古韵在院内萦绕。  据说这广庆寺寺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呢。  苏东坡一生坎坷多难,平素与佛家来往甚密。他一生多次过往此地,每次经过便折道广庆寺与僧人叙谈。  到了晚年,东坡甚至给自己起了“行脚僧”和“苦行僧”作为佛号。  东坡死后,宋高宗为广庆寺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护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轼兄弟的祭日,都要为他们的亡灵超度、安魂。  广庆寺大门为南天门,入大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苏祠殿在最后。  步入三苏祠,便见三座彩色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左右分侍其父。  穿过三苏祠右侧的一个门,便来到了东坡碑林。可以站在碑廊下观赏着书法大家的作品,东坡碑林是一座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以苏东坡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有碑刻300多块。  据说,当初东坡碑林的策划者邀请一百位书法名家以风格迥异的书体将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书写一百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东去的宏伟场面,气势磅礴,涤心洁梦。  最后来至小峨嵋山头。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四米多高的石膏像,那便是苏轼中年布衣持卷雕像。  千古第一书生,俯瞰中华大地,掩卷沉思:我泱泱华夏后生可畏啊!  “好了,同学们,参观三苏坟的活动到此结束。同学们可在此小息片刻。然后咱们一起徒步返回学校。”  …………  苏东坡啊,你让我对自己的家乡刮目相看。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个穷山恶水之地,原来是因为我没有您一样博大包容的胸怀。  土根此时方才悟出“儿不嫌爹穷,女不嫌娘丑,”的真正含义:心怀忧国忧民志,九州山川皆吾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