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何必抱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找同盟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找同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看完修改过的市场报告,王春年后叹服:“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不得不服啊。”  华宏阳笑骂:“你这拍马屁的功夫日新月异啊,少给我灌迷魂汤了。不过,工作中的各种报告,你还真得好好的重视。”  “前几天让我练嘴,今天让我练笔,这是准备让我双修啊。”王春年不由的笑了。  “我们常常会批判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写的。但很多时候却是一个现实,就像我们现在,领导看不到我们做什么,我们又没办法当面汇报,只能够靠写了!”  王春年立刻点头:“这么一说我还真的要好好练练这方面的能力,都说货好还得会吆喝,不然还真可能费心吃力不讨好。”  “这个道理要正确理解。任何时候‘做’是根本,没有这个基础,说的再好,写的再精彩,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一时,不可能是一世。而工作也好,事业也罢,都是一场耐力赛,最终还是靠得还是能力。”  王春年认真道:“这个道理我懂,包装再精美,广告再绚丽,决定性的还是品质。”  响鼓不用重锤,华宏阳笑了笑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市场报告定稿了,王春年拿出了工作手册说道:“出了达众钢厂材料事后我们解了兰禧公司的情况,知道他们是注册在汕头的公司,原本主要经营的是建筑材料的贸易,老板叫黄郁,40岁左右,为人比较豪爽。”  华宏阳很安静的听着,这些基本情况之前就了解,王春年重提起肯定了解了不少新情况。  “黄郁很早就开始做钢材贸易,90年代初在福建的漳州成立钢材贸易公司,主打建筑材料。或许是因为近几年做建筑材料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前段时间市场一直不景气就想着扩大市场范围,去年在汕头注册了成立了兰禧公司。”  华宏阳默默的点头,90年代初的钢材市场属于典型的供方市场,求大于供的市场,能拿到材料想不赚钱都难。黄郁能在那时候就从事建筑钢材的贸易只能说明他确实有着强大的各种资源,同时也获取了丰厚的资金积累。  世纪之交的这段时间钢材市场由盛转衰,特别是建筑钢材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跨省从事贸易,实力和背景不可小觑。  “潮汕地区工业线材市场欣欣向荣,友嘉的情况不尽人意,这一年多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操作。这当中就包括了跟我们厂里开始接触,跟相关的客户开始接触等等。之前达众钢厂的材料他们在潮汕市场更是投放了1000多吨,占了他们采购量的近一多半,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了专业市场的情况、市场主流材料厂家的情况、友嘉公司的情况…..叶瑞文到底是什么时候就给黄郁做事了?  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不得不说黄郁的一系列的策略相当的精准。  华宏阳有点庆幸,如果不是非典疫情的爆发拖延了他们的行动,现在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和局面。  “还有一点,目前虽然达众钢厂的材料已经全部卖完了,但黄郁还是继续聘用着叶瑞文,等于说叶瑞文目前是身兼两职拿着两份工资。”  “这个信息你都打听到了?”  华宏阳不得不惊奇,前面的信息多少还是属于只要想了解、只要愿意花时间就是能够慢慢的了解到,但最后这一点就绝对是属于私密性很强的信息了。  王春年笑了;“能够了解到这点也是机缘巧合。我平时在码头聊天后一般都还会在码头转转跟工人们也聊聊天,所以也就跟吊机师傅阿成熟悉了。没想到他跟叶瑞文的关系非常好,他大概是听到了我在询问黄郁和兰禧公司的事,自己找机会跟我显摆叶瑞文的事的。”  华宏阳感叹:“一直都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就现在看起来科绝对是‘双人行必有我师了’,不得不服啊。”  王春年有点招架不住了:“华师傅,你可别寒碜我了。跟码头工人们交往这事还真是我做比较合适,换作你去就算你没有架子底下工人也有顾忌啊,相互关系反倒没这么融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